大虞不缺鐵器。
但卻並不意味著大乾不想要鐵器。
說到底這種戰略型物資,沒人會嫌多。
尤其是他大乾如今已經掌握一部分的北梁冶煉之術,以這種手段冶煉出來的武器,大虞更是絕不會嫌多。
“王爺,你這是何苦啊,難道真的就是一點回旋的餘地都沒有嗎??”
孔令達無奈,“我可以作保只要王爺不再向我北梁邊境釋放孔明燈,以此擾亂民心,同時不向大虞提供武器,
我北梁願意出高於市場的價格購慶州所出的鐵器,如何?
但前提王爺不再要求我北梁給出明光鎧的冶煉之法。
同時也繼續保持對於我北梁的鐵礦供給。”
趙定是給出了一條路,但這條路等於沒給,一旦大乾真的向北梁輸送武器,就算不給出大乾最為精妙的連珠弩和神機大炮,但對於他北梁而言,也並非是好事。
說到底,戰爭打的就是消耗。
人力的比拼是其一,其二便是物資和後勤的供給。
而在人力上他北梁本就與大虞無法比擬。
若是再有大乾為大虞提高各種以他北梁部分冶煉之術打造出來的精銳長刀,陌刀,角弓,弩箭,投石車等。
那對於他北梁而言更是災難。
除非他北梁真的能夠放手一搏,就是死也要拖大乾下水,否則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一點點消耗。
甚至到了最後,如趙定所言的那般,只剩下殘缺的北梁。
可問題是是孤注一擲的勇氣不是誰都有的。
至少以他估計,就算是蕭道成敢,但他北梁朝堂上的那些世襲公卿也不會願意。
他們甚至會聯名上奏逼迫蕭道成交出明光鎧的製作之法。
說到底,相對於背水一戰,可能會導致的掉腦袋,他們更加喜歡榮華富貴,長久存在。
而這一點根本的原因。
說到底就是對於朝局的掌控程度不同。
蕭道成對於朝局的掌握遠不如趙崇遠,跟別說眼下蕭道成還要死了,就算是蕭定玄上位,是其子嗣。
但短期內,也不可能徹底掌控朝局。
“夫子,易位相處,若是你站在本王的位置上,你會如何選?”
趙定笑呵呵的問道。
“可王爺,只要我北梁在一天,那就對於你大乾依舊有好處,你何必執著於那明光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