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宜早不宜遲。
可讓趙定萬萬沒想到的是。
今年一千名的寒門士子之中,其中有過半居然都是士族子弟和各個地方的豪紳子弟所冒充的。
這些人花費大代價讓自己的族人偽造身份,改名換姓,藉此鑽漏洞。
當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有意思,真的有意思。
看著眼前的名單,趙定眼底露出前所未有的異色。
而這其中更為重要的是這還僅僅只是內府司探查出來的。
若是沒有探查出來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你想讓兒臣怎麼做?”
過了半晌之後,趙定抬起頭看向趙崇遠問道。
聲音之中依然帶著一絲絲殺氣。
聽著趙定話語之中透露出來的厲色,趙崇遠眉頭一挑,眼中不由的露出一絲欣賞之色,望著趙定笑道:“凡事過猶不及,你今天把他們全殺了,明天他們就敢造咱趙家的反。”
“那你父皇你的意思是?”
趙定眯著眼問道。
他自然聽出了趙崇遠的話外之音。
科舉是這個時代唯一的上升之路,做得太絕,自然會遭到大部分計程車紳階層的反對,到時候各種子虛烏有的罵名自然也就出來了。
所以只能溫水煮青蛙,一點點的蠶食。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拉一部分人,打一部分人,區別一部分人,瓦解一部分人。”
趙崇遠笑著說道。
聽著趙崇遠這話,趙定的眼神也變得肅穆了起來。
他自然明白趙崇遠這句話裡面的意思。
前世輝煌大隋,終結了華夏三百年內亂,開闢了開皇之治的大隋,一部開皇法典成為後世法學經典,但卻為何如大秦一般二世而滅?
這其中固然有隋煬帝的暴行逆施,但更多的是一代人做了幾代人的事情,以及重中之重的科舉制服觸碰了自東漢末年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的世家門閥制度利益。。
所以在隋煬帝大興土木,以及三徵高句麗而敗之後才有了四處動亂。
造反之人層出不窮。
也才最終有了唐繼隋制。
而就是這樣,即便是李世民那種雄才大略,千古一帝的人物終其一生也沒有解決世家門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