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這部分損耗也只能再由老百姓承擔,畢竟朝廷是不出錢的。
而這其中的損耗多少,就是由地方官府來定。
這也就造成了地方官府藉此大肆斂財的事情發生。
而火耗歸公管的就是這個。
而大乾也正是這個機制,若是同樣採用火耗歸公的這個政策,那自然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充實國庫。
以達到不加稅也能充實國庫的目的。
“想法是挺好,但實施起來卻不簡單,甚至搞不好會動搖你老子我現在辛苦維持的局面。”
然而趙崇遠卻搖了搖頭。
“為什麼?”
趙定聞言一驚,有些難以置信的看著趙崇遠。
“因為你想的有點淺。”
趙崇遠笑著解釋道。
“淺?”
此話一出,趙定更是愣住了。
“唉。”
見著趙定似乎真的沒有明白這其中的門門道道,趙崇遠無奈的嘆息一聲,望著趙定問道:“我問你當前大乾最大的矛盾是什麼?”
“那自然是士權和皇權。”
趙定不假思索的回道。
其實大乾的國內情況差不多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那種門閥世家制度差不多,皇權雖然強大,但士族門閥的權利也同樣不小。
雖然有科舉制度,但所選拔的官員基本上都是由士族之中產生。
沒辦法,誰讓士族壟斷了受教育的權利呢?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生產力還是由人口決定,一個脫產的人,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更別說在脫產的情況下,還要供給他們讀書。
讀書要錢,請教書的先生也要錢。
再加上土地沒有多少,大部分都被士紳豪族所掌握,老百姓能吃飽肚子已經是奢望了,又哪裡能拿的出錢來供養自己家的孩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