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快把報告弄好,我可不能讓你把這份草擬的報告交給首相。”
“我?”談仁皓驚訝地看了校長一眼。
“對,過幾天。你跟我一起去京城。”聶人鳳站了起來,“本來我想讓甘永興陪我一起去地,可現在他得在這邊應付那幾個國家的代表。談判工作很重要,我走了之後。他肯定得留下來。”
談仁皓暗歎了口氣,這次去京城的話,他肯定有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回來了。
“我知道,你是在擔心廖穎玉吧?”聶人鳳一眼就看出了談仁皓的想法,“我現在帶你去京城。確實有點殘酷。不過,這也沒有辦法,如果有其他的人選的話……”
“校長,我能理解,那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最遲不過25日。”聶人鳳也沒有多說什麼,“你這兩天不用加班了,儘量把工作安排給手下的軍官去做,多花點時間在妻子身上。”
談仁皓點了點頭,然後就與校長告辭了。妻子的預產期是27日,而他25日離開舟山的話。那就肯定無法在27日趕回來的。也就是說,他無法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這讓談仁皓感到很不舒服,他甚至想到向校長提出不去京城的要求。可他最後沒有這麼做。他也沒有提前回家,因為他是帝國軍人,雖然享受有一定的特權,但是他很清楚。在這個時候,有成千上萬的帝國軍人在前線浴血奮戰,而他能夠在後方就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軍人的職責感,義務感,榮譽感,責任感都驅使著他繼續堅持著。
要在幾天之內拿出一份可以遞交到首相手裡的詳細報告,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談仁皓甚至去找了兩名專職文秘,由秘書來負責報告的潤色工作,而他只負責總體綱要。另外,還有幾名參謀分別負責幾個方向上的工作。
潘澤康在23日回到了舟山,並且立即就找到了談仁皓,向談仁皓彙報了他的工作情況。
“也就是說,聯名信是早就寫好了的?”談仁皓的猜想得到了證實。
“對,早在去年,就有幾位教授提出了製造原子彈地設想。”潘澤康很直接的回答了談仁皓的問題,“當時,帝國的核反應實驗堆還在建造之中,主要是進度一直不快,而其他的好幾個國家都已經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來研製原子彈。”
“所以我們的科學家也提出要研製原子彈?”
潘澤康點了點頭。”主要是美國在參戰之後就啟動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而且得到了美國總統的全力支援,甚至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原子彈的研製工作。
這些,我們的情報部門早就收到了訊息。”
談仁皓長出了口氣,顯然,敵人的刺激是帝國加速原子彈研製工作的關鍵性因素。
“不過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美國在原子物理方面缺少相關的基礎,而且他們的科學家也不見得比我們的優秀多少。”潘澤康聳了下肩膀,“我也看了相關的情報,美國研製原子彈的進度也很慢,幾個瓶頸性問題都沒有解決掉。我們現在應該擔心的不是美國,而是德國。”
談仁皓立即朝潘澤康看了過去。
“德國科學家,特別是那些猶太科學家在原子理論方面的研究是很深入的,而且德國在我們之前就建造了實驗反應堆,開始了工程實踐。
德國人在原子彈的研製方面走在了我們的前面,也在美國的前面。”
“不管是德國,還是美國,我們肯定不能落在他們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