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以前是第三騎兵軍的,施鼐興將軍的副手。”古迅雷又做了一番介紹。
這下談仁皓就明白了,他已經多次從廖漢翔那裡聽說過了“施鼐興”這個名字。當年,施鼐興與廖漢翔還是一條戰壕裡的戰友,在廖漢翔當騎兵營營長的時候,他就是另外一個騎兵營的營長。後來,廖漢翔去了陸航。走上了航空兵這條道路。而施鼐興則留在了騎兵部隊,致力於裝甲兵地發展工作。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絡。廖漢翔還留在陸航地時候,兩人還就航空兵與裝甲兵的配合作戰問題討論過多次。後來,施鼐興提出了利用裝甲兵地速度,結合航空兵的打擊能力的“裝甲叢集快速突擊理論”(“閃電戰”的基礎理論)就是建立在他與廖漢翔的討論基礎之上的。而這也成為了帝國陸軍在二戰前夕的經典理論,為帝國陸軍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施鼐興也因此成為了帝國陸軍裝甲兵的創始人。可他在陸軍的遭遇與廖漢翔有點相似,一直不受重用。他沒有跳槽來海軍(海軍也沒有可以讓他施展身手的地方),而是留在了陸軍,用他的理論組建了第三騎兵軍(後改名為第三坦克軍),為帝國陸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裝甲兵指揮官。
“古將軍,興會了!”談仁皓立即對古迅雷產生了好感,大概是因為施鼐興與廖漢翔的關係,還有他們同是年輕將領的緣故吧。“我也早就聽說過施鼐興將軍的大名,相信古將軍將會在戰場上一展才華,將施鼐興將軍的理論變為實際的戰功!”
“談將軍過獎了,與談將軍相比,我不過是才學會走路的孩子一樣!”古迅雷也對談仁皓產生了好感,“現在談將軍已經是海陸兩軍的大名人了,我還經常聽衛伯瑜將軍談到你呢。至於今後嘛,我們都為帝**人,為帝國征戰沙場為我們的本分,那些戰功又算得了什麼呢?”
兩人同時笑了起來,作為年輕一代,他們有著共同的社會背景,也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念。這也許是帝國海陸兩軍年輕將領唯一的共同點吧。
“兩位將軍,會議開始了,請進吧!”一名首相府的衛隊軍官過來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古將軍請!”
“談將軍請!”
兩人並肩走進了會議室,薛希嶽,聶人鳳,嚴定宇等人早就已經坐好,等著兩位做報告的少將進來。談仁皓走到了聶人鳳的旁邊,古迅雷則走到了嚴定宇的旁邊。兩人都朝對方看了一眼,然後才坐了下來。
“你認識他?”聶人鳳有點好奇的看著談仁皓。
“才認識的,古迅雷,應該是裝甲兵少將。”
聶人鳳微微皺了下眉毛,然後低聲說道:“看樣子,嚴定宇那個老頑固也開始啟用年輕將領了。”
談仁皓也笑了起來,說道:“陸軍已經沒有退路了,嚴定宇元帥肯定是被逼於無奈才選擇新的戰術,啟用新的人才吧!”
聶人鳳先了點頭,然後就朝嚴定宇看了一眼。嚴定宇也正好朝這邊看來,兩個元帥的目光在空中停留了兩秒鐘,然後都笑著轉移開了。
陸軍在此之前一直堅持一戰時的戰術,沒有完全採納施鼐興提出的裝甲突擊戰術(實際上,帝國陸軍裝備坦克,自行火炮,戰術轟炸機的數量並不少,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結果在西北戰場上陷入了苦戰之中,一直沒有能夠開啟局面。現在,嚴定宇啟用古迅雷這類年輕將領(而且是施鼐興的副手),很明顯,頑固不化的嚴定宇元帥也開始重視裝甲兵的力量,陸軍的戰術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談仁皓深吸了口氣,儘量不去想陸軍的發展,那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來一次精彩的報告,讓首相以及其他官員加入他這一隊,而不是輸給古迅雷,讓帝國內閣首相成為陸軍“FANS”。
在薛希嶽做開場發言的時候,談仁皓朝古迅雷看了過去。古迅雷也朝談仁皓看了過來,兩人同時笑了起來,這只是一次友誼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