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未懷疑過自己的父親,所以他依舊是那個優秀的兒子,以及完美的傅家繼承人。
為了能讓他崇拜並敬愛的父親看重自己,他的童年充斥著懂事、堅毅和無盡的努力,並沒有多少童真與歡樂,但為此他甘之如飴。
直至十八歲那年,他因思念母親走進房間,發現書架上那唯一包著書紙的書本,他閑時取出,卻從書裡掉落了一封信。
竟是母親留予父親的遺言。
其中一段話令他記憶尤深:
如果這場婚姻是你賣力製作的一場泡沫秀,那我愛你,就應該心疼你的費勁。
可我又不忍心讓這場美麗的泡沫秀破碎,因為我發現,撕破臉遠比死去更需要勇氣。
所以,我選擇了逃避。
……
傅知蘅將每一個字碾碎又揣摩,才一點點明白過來母親真正的死因。
自此後,每每看見那沒有自己的一家三口,那般幸福溫馨的場景時,他開始不由自主地對比,記憶中的一家三口和如今眼前這一家三口的區別是什麼?
他甚至從母親的房間裡翻出舊相簿,對比父親今昔的表情、眼神和動作。
對比的結果就是——
正如母親信中所寫,父親為母親創造了一場虛假而不真實的美夢,猶如溫水煮青蛙般,將他的母親一點點熬死在溫暖的夢中。
啪!
照片在他手中被捏成一團,扔進了垃圾桶。
憑什麼!
父親憑什麼這樣對待他的母親,憑什麼後來闖入的母子倆卻享受著他和母親可望而不可即的溫情與真意?!
憑什麼他必須事事做到最棒最好,才能得到父親的高看,而那個什麼都不懂連話都說不明白的小屁孩,卻從出生起就被父親視為掌上之寶?!
他孤獨長大,而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卻被真實的愛所包圍!
他的母親祈求著父親的愛,而這個只比他大幾歲的女人卻如此輕而易舉享受著父親真情實意的寵愛!
憑什麼!!!
從窗戶至上往下望去,那一家三口正在後院踢足球,一片歡聲笑語,在春日裡顯得特別和諧美好。
忽然,某個可怕的念頭自腦海中冒出。
既然老天不仁,那便別怪他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