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瞎子武聖影片> 253、十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53、十歲 (2 / 4)

“太可愛了也不好。”

“得兇一點。”武良隨即慢慢控制面部肌肉,小心調整,過後,武良走出了房間。

時間匆匆,一轉眼又過去了七年。

武良長到了十歲,體格越發粗大,十歲就有一米七的身高,震驚了一大片人。

基本上就是:這他媽是十歲!?

武良的眉眼正常,五官也端正,但組合起來,就是給人一種,小小年紀,就長了一副兇戾之相的第一印象。

說武良身上揹負十幾條人命,都有人信,尤其是眉頭一皺時,兇戾面容更加極致。

趙皇也見過武良多次,他的身體有些蒼老,但對武良這副面容,還是看起來就煩。

只當沒生過這個兒子。

趙皇在武良五歲那年,把武良送去學塾,裡面都是一些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子女。

教導他們的是一代賢者,鑑於武良是個啞巴,把武良調到了最後一桌,講課時也從未叫過武良回答問題。

武良也發現自己啞巴的身份,確實好用,免去了說廢話的時間,只要搖頭,點頭就行。

漸漸的,武良的長相,也受到很多人的不待見,包括同齡之人,以及那位顧賢者。

畢竟相由心生,這等面容,很難在讓顧賢者對武良產生敦敦教誨的心。

武良也樂的清靜,有時心中也會對這個名叫大梁的國家做出點評。

封建時代,統治愚昧,民智未開化的百姓,皇族所需要的是一個工具,而這個工具就是那些所謂賢者傳播的忠君愛國的思想。

這跟儒家很類似。

如今的大梁看似富庶,但實則外部壓力不斷,東胡人日益壯大,大夏過厲兵秣馬。

就如同十年前那場大梁與東胡人的會盟一般,大夏與東胡,也在想著如何吞併大梁。

朝堂之上的那位趙皇,在武良眼中,就是一個勤政的廢物。

某些時刻武良神魂波動掃視時,對一國之皇,以及大臣所做出的決策,真是蠢到不行。

光是一個大河決堤的賑災事宜,足足商討了三個月,可以說朝堂之上的這幫人,將權謀玩到了極致。

賑災,是功績,是政治政績,誰去,誰的派系在朝堂之上的話語權就越大。

其實,武良對封建時代的體制感到很有意思,包裹在忠君愛國的思想下,讀書人一心想要做賢者,青史留名。

這種思想就跟絲線一般,維持著整個國家的運轉。

如此,便衍生出了一種存在與朝堂高層之上的東西,派系。

派系籠絡各個部門,部門維繫政令運轉。

派系的存在有著必然性,僅憑一個人權謀,諸如甲向乙下達命令,乙在向丙,丙在向丁,如此反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