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家學典籍乃是至寶,不肯借給外人很正常。
“當時鄭康成欲借閱典籍,某並沒有出言拒絕,而是提出了與他當眾辯論。他若勝,某便將典籍與他一觀。”
聽到這裡,陳紀頓時明白了事情的緣由。
你不願借書給人家也就罷了,卻要當眾與人家辯論,這等於羞辱人家。
試想一個四處遊學的寒門士子,早年如何能敵你荀慈明的家學淵源?
陳紀緩緩開口道:“此事,的確是慈明公孟浪了。”
荀爽羞愧道:“唉,元方說的是,當時某年輕氣盛,確實把勝負看得重了些。”
“慈明公,某還是不太理解。他鄭康成遠在青州,此次千里而來,難不成就是為了找回三十年前的場子?”陳紀依舊很是疑惑,“若真是如此,他鄭康成枉為一代學宗。”
陳紀的直覺告訴他,就算兩人有舊怨,可事情已經過了三十年,鄭玄不可能大老遠地上門尋仇。
荀爽搖了搖頭道:“鄭康成若是如此心胸狹隘,自然為天下人所恥笑。就算他有這個心,也不可能真的這般行事。只是眼下有一個契機……”
“契機?”
“元方有所不知,那林子初,便是鄭康成的關門弟子。而林子初又父母雙亡……”
林朝與荀採之事,陳紀也有所耳聞,這下徹底明白了。
事情過了三十多年,就算鄭玄心有想找回場子,也不可能專門跑過來一趟。
但現在可就不一樣了,林朝父母雙亡,鄭玄作為他的老師,自然有為其上門提親的責任與義務,就算藉機找回場子,別人也不會說什麼。
“哈哈哈……”
難得見荀爽有為難的時候,陳紀不禁開懷大笑。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慈明公當年種下惡因,合該今日有此惡果,避是避不過,還不如索性坦然相對。”
荀爽也非優柔寡斷之人,當即點了點頭,開口道:“元方所言有理。我兒且去大開府門,待為父更衣,親自出迎鄭康成。”
“唯!”
荀棐拱手應道,轉身而去。
“元方,可要與某同行?”荀爽問道。
陳紀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