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有勞使君了。”袁術拱手道。
劉備點了點頭,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臉上的笑容卻早已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嚴肅的神情。
鏗!
一聲低沉厚重的劍鳴傳遍全場。
在場眾諸侯都是人精,他們嘴上爭吵,甚至要拔劍跟對方幹一架,但哪會真的這麼做。
不僅不會這麼做,甚至眼角的餘光,還一直盯著上方的袁術與劉備。
所以,從劉備站起來的那一刻,眾諸侯爭吵的聲音就小了許多。
等劉備拔出佩劍之後,眾人當即很有默契的閉口不言,場中一時安靜無比。
劉備將佩劍舉在手中,面向臺下眾人,正色道:“諸位皆朝廷棟樑,在此如婦人一般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眼下董賊就在雒陽,爾等不思誅賊報國,反倒如三歲小兒一般爭執。此事若傳到董賊耳中,只怕仗都不必打,就能把董賊笑死!”
聞言,眾人皆面露羞愧之色。
劉備繼續說道:“諸位,我等此來,所謂何事?自然是為了誅殺董賊!
會盟之後,便要進兵討董!
難道不會盟,我等便不討賊了?
會盟不重要,他袁本初來不來,也不重要。
最緊要之事,是進軍討賊!
諸位以為如何?”
聽完劉備這番話,大家都沉默了。
之所以沉默,不是贊同,而是理虧,甚至壓根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你們爭執的內容,是等不等袁紹來一起會盟,可劉備直接把會盟這個所謂的政治正確都給抹除了,甚至直指問題的本質。
會盟是手段,不是目的!
討董才應該是目的。
所以,我們現在人多勢眾,足可跟董卓一較高下,為什麼要等他袁本初。
他袁紹若是忠臣,自然會跟上來。
他袁紹若是奸臣,大家收拾完董卓之後,回頭就輪到他了。
這一番言論幾乎無懈可擊,讓袁術表示很淦!
當然,以勢壓人這種把戲,也得自身有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盾才行。
當大家還在沉默的時候,公孫瓚卻率先抱拳道:“劉使君高見,某敬服!不若我等當即進行盟誓,推舉出一位盟主,統領大家共同誅滅國賊!”
“公孫將軍言之有理,某附議!”張燕趕緊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