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鋒矢陣,其實也不確切。
主要是此戰並不是什麼常規打法,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斬首戰術。身為陣戰大家,關羽特地花了一晚上的時間,排列出了一種類似錐子的陣勢。
關羽等十人散開成錐狀形態,數百精銳跟隨在後。
而這柄錐子的最前方三人,就是它最鋒利的地方,也是最關鍵的地方。
這三個位置,分別由關羽居中,典韋居左,張飛居右,率領眾人衝陣破敵。
許褚、龐德、孫策、馬超、徐晃五人分別在三人左右翼,以為錐子鋒利的兩側。
而八人的中間,才是趙雲和太史慈,這兩位箭法最高的人。
萬一不能衝到牛輔面前將其斬殺,那就要仰仗趙雲和太史慈的箭法來解決牛輔了。所以在此之前,他們要儲存體力。
這套陣法非常簡單,也最合適眼下的場景,隨著關羽一聲令下,蓄勢已久的十人和身後的數百名精銳,猶如一柄尖刀一般,以無可阻擋的姿態殺入牛輔軍腹地之中。
十多萬人的戰場上,這幾百人的衝鋒根本不起眼,若非他們衝得速度太快,且又直奔牛輔大纛而去,恐怕要到牛輔身前的時候,西涼軍才能發現。
可就算如此,等牛輔等人發現這一小股衝鋒部隊的時候,關羽等人距離牛輔,也只有不到三百步的距離。
初時牛輔仗著身前層層防備,並未對這一小股人馬產生注意。
畢竟他要關注的,是整個戰場。
可隨著這些人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牛輔感覺不對味了。
要知道,自己在身前四百步的距離,就已經放置了重重阻隔,就是為了防止有敵軍衝到自己身前。就算自己沒有性命之危,中軍大纛一但有所閃失,也會極大的影響士氣。
可在這數百人的衝鋒下,那層層阻隔,居然沒有起到一絲一毫的作用!
牛輔身前三百步,關羽依舊面無表情,手中大刀卻未曾停歇,每一刀都會帶走數名西涼士卒的性命。
另一邊,阻攔在張飛和典韋面前的西涼士卒,他們的下場也沒好到哪去。
張飛往往抬手就給他們開了幾個透明窟窿,而手戟在典韋手中,真就和鐵錘沒什麼區別,直接就拿來砸人了。
“攔住,給某攔住他們!”
眼看關羽等人離自己越來越近,甚至已經不足兩百步的距離,而身前的防禦卻不起任何作用,牛輔頓時慌了,急忙大吼道。
麾下馬上衝出數名龍套將領,披掛上馬,就帶人衝了上去,想將關羽等人攔下來。
可結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