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家久別重逢,談得是私交。眼下論起公事,那就得公事公辦。
林朝的意思很明白,以眼下的局勢,你盧子幹想匡扶漢室,就不能單幹,得找人聯合。而聯合的最佳人選,自然是當今太尉劉備。
既是聯合,就應有主從之分。
雖說你盧子幹威望甚高,履歷豐富,但劉備身為漢皇后裔,引領匡扶大漢更為名正言順,也是眾望所歸。
總之一句話,兗州由你主持,但前提是你必須依附於徐州之下,然後才能高舉匡扶漢室的大旗。
聽了林朝的話,盧植沉思不語,蔡邕則不住地搖頭嘆息。
還好某已經辭官不做,打算去徐州學宮教書。
這群玩政治的人,果然心眼都太多了,還喜歡打啞謎。
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他們坑得骨頭渣子都不剩。
盧植對林朝的這番話,其實是極為贊同的。唯一讓他猶豫的地方,還是在長安那邊。
朝廷雖然式微,但天子還在。雖說這個天子是董卓立的,但劉協終究是靈帝劉宏的血脈,繼位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董卓死後,諸侯還願意承認劉協皇位的原因。
倘若自己當上了兗州刺史,將來朝廷的詔令與劉備的意思背道而馳,自己該選擇聽誰的?
到了盧植這個歲數,匡扶大漢雖然重要,但自己的名聲也同樣要緊。總不同為官清正一生,臨老了因為一些小事而晚節不保吧!
見盧植猶豫,林朝也不著急,依舊面帶笑容,緩緩開口道:“盧公何必為難,玄德公乃漢室柱石,但凡天子詔令,必然盡數遵從。
去歲前任兗州刺史劉公山圖謀不軌,天子詔令一下,我主可是第一個出兵平叛之人!”
這句看似無足輕重的話語,其中蘊含的意思卻很明顯了。
劉岱圖謀不軌,天子馬上下發詔令。而詔令一到,劉備立馬出兵將劉岱拿下。
這是不是太順理成章了一些……
聞言,盧植猛然醒悟了過來。
好個林子初,不想他居然連長安方面都控制住了!
一想到去年討董的過程,以及誅殺董卓的計劃,盧植哪還能不明白。天子雖然在長安,但也在徐州的控制下。
只要有他林子初在一日,長安那邊發出的詔令,背後都是徐州的意思。
“子初,好手段!”
盧植嘆息一聲誇讚道,聲音卻帶了一絲蕭瑟的意味。
子初年歲不過二十出頭,卻已經有如此手段。看來自己是真的老了……
林朝卻笑道:“盧公過獎了。不過晚輩一直以為,這天下乃漢家之天下,劉氏之天下,盧公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