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搞大,作為藉口好辭官歸去。
唯一讓劉備想不通的,是林朝為什麼要這麼做。
可是面對劉備的問題,林朝卻沉默了,他不知該如何回答。
或者說,他不知道該用何種方式表達,才能讓劉備理解自己的意思。
說得淺了,劉備不會認為自己有辭官的必要。
說得深了,又難免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忌諱,從而引出一連串的麻煩事。
林朝仍在沉思,可劉備等了片刻後仍不見回答,當即面色一片黯然,心也沉了下去。
“子初,你我乃手足兄弟,昔年一同起於寒微,可如今你卻連真心話都不願多講半句,某到底何處做錯了,以至於你非要棄我而去?”
雖然不知道劉備腦補了些什麼玩意,但這句話顯然有些嚴重,林朝當即拱手道:“玄德公言重了,朝並無此意。”
“那你為何一定要辭官?”
林朝斟酌了半天,才終於開口道:“玄德公容稟,朝此次辭官,原因有二。”
劉備趕緊介面道:“那就仔細說說,讓某看看到底有無罷官之必要。”
“其一,北疆未定,咱們便無法回首南顧,又何談統一天下?”
劉備問道:“子初所言之北疆,是指幽州還是塞外?”
“都是。”林朝說道,“玄德公,大漢天下十三州,如今咱們佔據其四,雖然都是中原富饒之地,卻也處在了最中間的位置。倘若將來天下有變,我徐州陷入南北包夾之勢,又該如何破局?
是以,朝打算先用數年時間穩固北方,隨後便可揮師南下西進,掃清寰宇,一統天下。屆時玄德公便可三興漢室而名垂千古!”
對於這番話,劉備先是皺眉思索了一番,繼而卻笑道:“子初言重了吧,袁公路與曹孟德固然是亂臣賊子,可幽州劉伯安與某同屬宗室,公孫伯圭又是某師兄,應當不會與某交惡。”
林朝笑了:“玄德公,這爭霸天下的路上,可沒有親戚和兄弟。”
聞聽此言,劉備先是一怔,繼而緩緩點了點頭。
“即便他劉伯安與公孫伯圭並無反意,但幽州乃是大漢疆土,又豈容他們成為國中之國?”
劉備繼續沉默。
這話沒法接,真要算起來,如今的徐州是不是國中之國?
可朝廷無力,州府若不自治,又能如何?
忠奸善惡,終究不能單方面評判,最終都要著落在實力層面去較量。
劉備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跟林朝深入探討,便開口說道:“即便要平定北疆,子初你也不一定非要辭官。某完全可以請朝廷下一道詔令,使你堂堂正正入主幽州。”
“這便涉及到了第二個原因。”
“什麼原因?”
“玄德公最近可有讀書?”
林朝沒有回答劉備,反而問出了一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問題。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