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此言不妥,高祖白馬之盟有約在先: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劉太尉雖居功至偉,但……”
孔融話說到一半,整個人卻愣住了。
而對面的郭嘉,則始終是笑意盈盈。
不對啊!
他劉玄德好像就是宗室啊,雖然血緣關係遠了些,但的確是貨真價實的宗室!
這……
不得不說,這分明就是鑽了白馬之盟的空子。
高祖劉邦的本意是,只有皇室成員才能封王,只有足夠的功勞才能封侯。
前者是身份血緣限定,後者則是功勞限定。
但劉備卻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足以卡一波bug。
就憑他那一身不知稀釋了多少代的血緣,是根本不可能封王的。若是以功勞論,他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勞,也只能是侯爵。
但兩者若合在一起,那便有了封王的可能,而明面上不違祖制。
所以,這才是孔融先下意識出言反駁,而後又愣住的原因。
見孔融沉默,郭嘉再次拱手問道:“文舉公以為如何?”
以功勞而封王……劉玄德倒是好想法。
孔融想了想,便開口說道:“以太尉之功,此事倒是可以為之,但只恐招來非議。”
“文舉公多慮了。”郭嘉卻冷笑道,“我主為朝廷討賊平亂,居功至偉,倘若如此忠臣卻遭非議,那便是這世間最大的不公。
誰敢非議,誰便是亂臣賊子!
倒行逆施者,終將自取其禍!”
郭嘉這最後一句,不僅僅蘊含著警告的意味,更是一種勢必要成就此事的決絕。
又是一陣沉默後,孔融抬起頭,開口問道:“不知太尉將以何處為封國?”
雖然是郭嘉來找自己商議,但孔融已經預設了這是劉備的意思,當下便直接詢問道。
問封國,等同於問封號,畢竟孔融在上表勸進的時候,肯定要在其中寫明劉備的封號。
依照漢代制度,諸侯王以封國為號。也就是說你在何處立國,就得以封國的地名為號。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原本歷史上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雖然名號上是漢中王,但封地可不僅僅是漢中郡一地,它囊括了巴、蜀、廣漢、犍為四個郡國,可以說是把整個益州適合種植的平原盆地都納入了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