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這招,可謂是無差別攻擊,對在場眾人都下了狠手,連他自己都沒放過。
先說清查人口,這本是見好事,可以清楚治下的百姓人數。
可如今時逢亂世,無論是那些發展了一兩百年的世家大族,還是徐州這些新晉貴族,哪家沒有藏匿一些人口?
這個時代流行養士,賓客部曲的多寡,往往能象徵個人和家族的聲望地位。
而這些賓客部曲,正是藏匿的人口。
還有更多的,則是那些因活不下去而依附於世家豪族的流民。真要開始清查人口,這個蓋子可就捂不住了。
那些沒有賣身為奴,卻依附於世家大族的流民,勢必要重新安置,那些大家族沒了這些人口,如何耕種手中大量的田地?
如此一來,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可即便是如此大的損失,相比於第二條也是小巫見大巫。
這個時代縱然是官員,也是要繳納田租的,只是能免一部分而已。超出了減免的那部分,仍要繳納田租。
那些世家大族雖然代代簪纓,但家族中也只有數人在朝為官而已。比起他們一兩百年來兼併的田產,那點免稅額度估計連百分之一都達不到。
真要重新丈量土地,這些世家每年要上繳的錢糧,估計要翻一百倍都不止!
不只是世家,就算是這些徐州新貴,手中的田地也是在每年增多的。
原本只要交一塊錢,可若任由崔琰推行這一策,以後每年就要交幾十甚至上百塊。
從自己兜裡大把掏錢上交朝廷,這誰肯啊。
自古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
所以提出這條策略的崔琰,自然也就成了眾人心中殺之而後快的物件。
這算什麼良策,這簡直是拿著刀子往自己身上割肉!
崔季珪此人,絕不能留!
相比於前兩條政策,第三條分發土地,只能算是一個補充條款,促使世家掌控的人口快速流失。
那些肯依附於世家的百姓,大多數都是因遇到災年而無法納稅,才不得已而為之。若是給他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百姓肯定會選擇自己種田,而不會繼續為世家賣命。
崔琰這前三策,正可謂是三把利刃,刀刀刺進世家大族的要害!
饒是如此,也還是不夠。
就在眾人都議論紛紛之時,田豐卻笑得很開心,繼續開口問道:“崔御史這前三策,可謂老成謀國之言,只是不知這第四策改革稅制,又該如何改?”
聞言,眾人當即對田豐怒目而視,連他也一併恨上了。
看熱鬧不嫌事大是吧!
崔琰答道:“某以為,當取締算賦、口賦,轉而增加田租。依託屯田之法,百姓田租十稅五而不交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