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落差感,使劉焉不願看到劉備稱王,但他又阻止不了,便只能拒絕徐州想讓自己上表的請求。
其實劉焉之所以如此生氣,倒也不全是因為落差感,也有對劉備不懂事的憤怒。
你劉玄德要稱王可以,為何卻要某上表?
退一萬步說,某表請你劉玄德稱王,你是不是該投桃報李,比如也表請某一同稱王?
可你既要某表你稱王,又不肯禮尚往來,只拿所謂的兄弟之情來說事,這就太不夠意思了吧!
稱王這種事兒,我也想啊!
簡而言之一句話,劉備稱王卻沒帶他一起玩,這才是劉焉生氣的原因……
聽到劉焉的命令後,吳懿遲疑良久,最終卻是搖了搖頭道:“主公,此事恐怕不妥。”
“為何不妥?”
吳懿拱手道:“主公,稱王之事不過虛名而已,如今徐州勢大,咱們若因此得罪劉玄德,卻是得不償失。”
劉焉差點被氣笑了,開口問道:“某若不答應,他劉玄德還能派大軍打到益州來不成?”
開玩笑,益州地處偏遠,素來易守難攻,莫說劉備如今的勢力只到兗州,就算他拿下了整個司隸,也不大可能因此事而率軍大舉西征的事情。
“主公說笑了,劉玄德當然不會因此大動干戈。”
“那咱們又有何懼?”
聞言,吳懿嘆了口氣,準備最後開口勸說一次:“主公,劉玄德如今只有四州之地,可不代表他將來只有四州之地。若他年劉玄德擊敗袁公路,統一中原後,難免不會向我益州用兵。
主公今日何不留一線,日後才好相見,此乃在下肺腑之言,還請主公三思!”
吳懿出身陳留吳氏,對益州這塊地方本就沒什麼歸屬感,況且他一直信奉識時務者為俊傑,便想早早留下退路。
在原本歷史上,劉備入主益州之後,吳懿也是當即歸投,並把那位貴不可言的寡婦妹妹嫁給了劉備,成功洗白上岸。
只是這話聽在劉焉耳中,卻是有些刺耳。
劉焉能理解吳懿的顧慮,卻不能認同他的做法。
某還沒死呢,你吳子遠便著急考慮退路,是不是太早了點!
剛想怒斥吳懿一番時,劉焉卻突然看見了吳懿那略有深意的目光,頓時腦中如同一道霹靂閃過,下一刻卻是明白了吳懿剛才那番話的用意。
吳懿的確是在為自己打算,但又何嘗不是為他劉焉在打算。
以如今天下局勢,數年之內戰火絕不會燒到益州,可他劉焉還能再活幾年?
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劉焉比任何人都清楚,多半是沒幾年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