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此番行事,的確可以給他扣上一個大逆不道的帽子。劉備身為漢室宗親,也的確不能靜觀其變,不然長此以往,對朝廷的威信是極大的損害。
因此,就算是做做樣子,也肯定要出兵。不僅是為了維護朝廷威望,也是為以後真正兵發冀州的時候留下一個絕佳的藉口。
袁紹大逆不道,我打你是天經地義,雖然我這次沒打過你,但以後隨時都可以拿著這個藉口收拾你。
再者,袁紹現在還立足未穩,不可能主動進攻徐州,這便是林朝說的,打不打都是徐州方面說得算。
見眾人都沉默,林朝便又開口道:“袁本初其人,聲望甚高,當今天下諸侯,多半與其交好。此時咱們若出兵冀州,難免會生出肘腋之患。諸位請看……”
說著,林朝一指行軍圖上泰山郡所在的地方,開口道:“若是出兵,必然要從泰山越過平原,繼而進攻冀州腹地清河郡。這一路戰線雖然不長,但泰山終究比鄰濟北。濟北太守鮑允誠一向以袁本初馬首是瞻,他又豈會坐視不理?
若袁本初命鮑允誠趁勢切斷我軍補給,則進攻的軍隊就會變成孤軍,必敗無疑!
再者,泰山賊臧霸、尹禮、吳敦等人聚兵於齊地,麾下最少有三四萬大軍,若他們趁勢也來打秋風,咱們如何應對?
若是不解決這兩個問題,兵發冀州,終究只是虛妄而已。”
東郡太守橋瑁已死,原本的兗州刺史劉岱,現在在長安跳舞跳得正開心。所以兗州現在就是一盤散沙,但濟北太守鮑信,山陽太守袁遺等人,可都心向袁紹,在沒收拾他們之前就出兵,等於兩線作戰。
而且臧霸這叼毛也在旁虎視眈眈,使徐州左右為難。
兩邊都是隨時會背刺你的人,你還要越過這兩人去打袁紹,一個弄不好就是全軍覆沒。就在,還沒算上彭城老曹這個不安定分子。
所以,現在潛心發展才是正道,待到兵精糧足時,以徐州的實力,就算三面開戰也不怕。
可正如郭嘉所言,如此天賜良機,不打有有些可惜。
林朝這一番話,說得眾人都大為糾結,心中更是拿不定主意。
劉備索性直接一攤手問道:“那以子初之見,咱們該如何行動?”
聞言,林朝又拿起了炭筆,一把扯下覆蓋在石板上的行軍圖,直接在上面寫了起來。片刻之後,林朝扔下炭筆,開始指著黑板劃重點。
“其一,先出兵做做樣子。玄德公可先上表天子,然後下一道鈞命給張文遠,命他率七千人北上試探一番,見勢不妙,立即撤退。
其二,遊說兗州與臧霸。能確保此二者不會插手這次戰爭,才能放心出兵。
其三,遊說袁公路以為後援。一旦事情有變,兗州或泰山方面有異動,便立即調轉馬頭去打臧霸。同時與袁公路約定好共取兗州,他一定會感興趣的。
其四,在以上三點全部做到之後,命一上將率萬名精銳北上與張文遠會合,正式兵發冀州!”
最後,林朝做了一個總結,那就是在不影響徐州平穩發展的前提下,又杜絕了周邊的覬覦後,能撈多少好處,就撈多少好處。
哪怕最後打下的地盤守不住,也要將冀州的百姓強遷回來,給袁紹留下一塊空地。
亂世之中,最值錢的不是土地城池,而是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