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沒禿……
忙碌了一上午後,李儒感覺心中有些煩躁,怎麼也靜不下心來。
並不是因為天氣漸漸變熱的緣故,而是他胸中有一股名為焦慮的情緒,如鯁在喉,讓他無法靜心思考。
這種焦慮的感覺,他已經近二十載沒有體會過了。
似李儒這般以謀慮見長之人,焦慮急躁乃是大忌,他不允許自己帶著情緒是處理事情,因為這樣會影響自己對局勢的判斷,從而導致昏招迭出。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董卓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已經快到了懸崖邊緣。視野望不到的地方,盡是坑洞陷阱,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是以,李儒每每行事,皆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一般小心謹慎。
午膳時間到了,宮人送上來膳食,李儒只看了一眼,便揮了揮手,示意讓他們撤下去。
無他,皆因李儒沒有胃口。
宮人低頭應了一聲,剛轉身走了沒兩步,卻被李儒喊住了。
最終,李儒還是讓宮人留下了膳食,自己拿著碗筷吃了起來。
雖然不餓,但幼年的艱苦生活,使李儒不願浪費一粒糧食。
西涼只有風沙,在那裡生活的百姓,每一口食物都是寶貴的。李儒曾經也是他們中的一員,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同時他也明白,這繁華的雒陽城,使身處其中的人都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人似乎已經有了浪費糧食的資格。
因此這些膳食如果自己不吃,宮人恐怕也會倒掉。
所以就算沒胃口,李儒還是吃了起來。
剛吃兩口羊肉,李儒忽然想起了賈詡,那個莫名其妙就失蹤了的傢伙。
若文和在此,這頓膳食就算自己不吃,恐怕也不會浪費吧!
一想到賈詡伸手抓肉的情景,縱然冷漠如李儒,也露出了一絲笑容。
可……賈文和,你到底去哪了?
某隻讓你出使一趟劉玄德而已,為何人都沒了。
這是李儒少有的不解之事。
以當時的情況,劉玄德不該扣留賈文和才對!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賈文和自己跑了。
當然,事後李儒也曾派人去尋找過賈詡的蹤跡。
可無論是被劉備扣留,還是賈詡自己想藏起來,李儒派出去的人都是不可能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