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軍攻佔富庶的胖鎮後,先在古鎮休整了一段時間,然後才去進攻中江縣城。
智涵子心想,狡猾的張獻忠,會不會把財寶埋到神秘的胖鎮,然後才去攻打被南明嚴守的縣城呢?
智涵子又在縣誌上,查詢關於胖鎮的史料。
胖鎮,原名胖子店,位於中江縣最南端的郪江河畔,與三臺縣、蓬溪縣和樂至縣四縣交界。
胖鎮扼川東南至成都古道之要衝,屬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是古郪王國的治地。
據中江縣誌介紹,郪江的“郪”字原為“妻”字旁邊加一個“邑”,是女兒國的意思。
因為這裡受甘甜的郪江水潤澤,氣候宜人,兩岸遍地出美女。
在隋朝時,胖鎮是飛烏縣的縣城,後來縣城毀於戰亂,重新建鎮。
自清代湖廣填四川以來,先後有湖南、湖北、廣東和廣西等地移民來此落戶。
隨著各省移民遷入,胖鎮逐步興盛起來,現在已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重鎮。
因這裡物產豐富,盛產井鹽、棉花、桐油和菜籽油,商務繁盛市場發達。
百姓民風淳樸,心寬體胖,鎮上盛產胖子,故取名胖子店,或胖鎮。
有一首民謠,專門戲言胖鎮的胖子盈市。
走進南門口,胖子在招手。
走出通天門,胖子在送行。
茶館坐一坐,胖子好幾個。
酒店喝一杯,胖子圍成堆。
張獻忠從成都到達胖鎮時,見場鎮周圍群山環抱,郪江像一條玉帶繞場鎮流過。
鎮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西軍駐紮期間,曾招募三百多民工,在火焰山上修築工事。
可是,在軍隊離開胖鎮時,張獻忠卻下令將修工事的民工全部殺掉。
智涵子心想,張獻忠會不會以修工事為名,把財寶埋到胖鎮的火焰山上。
待到東山再起時,將這裡作為重要的軍事基地。
為了保密需要,而殘酷殺死知情的民工呢?
智涵子決定專程去胖鎮一趟,看看能否找到相關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