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大唐做可汗 海之盡頭> 第451章契丹人翻臉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1章契丹人翻臉了

吳栩自登臺稱帝以來,對內剪除異已臣僚與周宗室諸王,對外連年出征,企圖以單純武力平定周邊少數民族的叛亂與攻擾,還有西邊的大英帝國讓吳栩篡位建立的大周始終如芒在刺,這一切因素致使國家政局動盪,朝內不穩,軍費上升,徵調日加,在這種情況下,在吳栩統治的大周東北角,一個叫契丹的部落不幹了。

契丹人很識時務,他們在李二還在的時候,就選擇了跪舔大唐,依附大唐,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是不是?契丹人主動依附,李二自然高興,他立刻設立松漠府管理契丹,以達稽部為峭落州,紇便部為彈汗州,獨活部為無逢州,芬問部為羽陵州,突便部為日連州,芮奚部為徙河州,墜斤部為萬丹州,伏部為匹黎、赤山二州,任命契丹人李盡忠為吳衛大將軍、松漠都督,另外還有契丹另部歸誠州刺史孫萬榮等。

等吳栩篡權建立大周之後,任命趙文翽為營州(後世的遼寧朝陽)都督管理契丹人,這個趙文翽很不是東西,為官不仁不義,橫徵加暴斂,驕橫無禮,處處欺詐契丹人,把人不當人看,屢屢“侵侮其下”,非打即罵。

恰好今年,契丹人聚居的地區發生了十分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無糧畜無草,契丹人面臨困難,松漠都督李盡忠與妹夫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聯名打報告給頂頭上司趙這翽,希望給予救濟,援助點糧草物資。

按理說趙文翽應該代表大周政府,給予些許的安慰與支援,然而這老趙根本不把契丹人當回事,不僅不給錢糧,還說些不好聽的,自己花天酒地,醉生夢死地奢侈生活。

李盡忠與孫萬榮大小也統治著幾十萬部眾,也擁有幾萬正規的武裝,你老趙卻不把我們當回事,讓這兩位當家的對部族也沒法交待,乾脆扯起兵馬造反。

於是,李盡忠對手下的“酋長”們一說,大家都支援,反正餓得沒飯吃,反了更好。

這契丹人向心力很強的,萬眾一心,一舉攻破營州城,先把老趙的吃飯家伙砍下來,看你更橫不橫。

打下營州,讓李盡忠發現這統治者不過如此,就自稱“無上可汗”,自己稱帝了,要大幹一場。開啟周朝的倉庫,分給部下,號召所有的契丹人一塊跟著他造反,一呼百應,無論留守草原的契丹人還是靠近周王朝的契丹人,都聚集在“無上可汗”的大旗下,為了贏得更廣泛的支援,還打出一個堂皇的口號:“何不歸我廬陵王!”

這廬陵王是那個?是李治李小九與女皇吳栩的兒子,李治死了之後,繼位沒幾天,就被他老孃鐵腕吳栩給廢了。這分明是隻反吳栩,不反以前的大唐王朝,理由很充分的,讓吳栩都有點哭笑不得,老李家(李世民家族)都讓我治服了,你這算那門子李(李盡忠的李是李周賜予的)。

這一下把吳栩惹火了,這還了得,分明是趕我下臺滾蛋,是可忍孰不可忍呀,扯什麼虎皮做大旗,立馬下旨全力征討契丹人叛亂。

說來這吳栩,蠻有文化的,喜歡玩點文字遊戲,當她看到兩個領頭的契丹人名字的時候,很是生氣,丫都造反了,還什麼“盡忠”與“萬榮”,你們這是是盡忠嗎?是一萬個榮耀嗎?純純的應該“李盡滅”與“孫萬斬”!很有趣的吳姐呀,真真天下一姐。

眼看著契丹人勢如破竹攻陷了幽、冀、定等州,便又一次冊封廬陵王李顯為皇太子,並賜姓吳氏,還把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子給了李顯,以消除契丹人反叛造成的政治影響。這才派出大軍征討契丹人。

李盡忠見周朝大兵壓境,就避其鋒芒,把兵馬退到一個叫黃獐谷的地方設伏,做好誘殺準備。並且放了抓到的幾百官軍,讓他們傳說給周將領:契丹人不想反叛,是餓的不行,不得已與李盡滅(李盡忠)造反,今見朝廷發兵,我們領大軍一到,陣前反戈投降,到時候讓我們有飯吃就可以了。

這些人逃回去,就把這一情況彙報了,並且說契丹人已經絕糧了。

統兵的是左鷹揚衛大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杰等將領,聞知此訊息,覺得是天助大周,就放鬆警惕,率前哨人馬的周將曹仁師等人更是覺得立功的機會來了,就甩開大隊的步兵,僅率騎兵輕裝上陣,直奔黃獐谷。

正在曹仁師得意之時,四下伏兵蜂起,把周軍好一陣收拾,曹仁師與麻仁節、張玄遇諸將被擒,將士死傷慘重。

李盡忠可以說是一個將才,知道這僅是周軍的一部分,大隊人馬還在後面,就令人寫信給後繼統兵的將領宗懷昌等人,還蓋上獲得的周主將大印,說仗已經打完了,徹底把契丹人收拾了,你們帶兵馬到營州城會合,如果違約軍法處置。

這宗將軍等人不敢違令,立馬帶部隊向營州進發,又一次陷入契丹人的埋伏,周將第一次征剿就以大敗告終。

吳栩沒想到這李盡滅(李盡忠)真有兩下子,滅了征剿的周將,擒了她的大將。就又派出得力上將孃家侄子建安王吳晉安為右威衛大將軍,率王孝傑等將統兵十八萬進剿,這時李盡忠生病死了,由孫萬榮統帥契丹人。

這個王孝傑可是一個能征慣戰的,持重穩妥,在東硤石谷擊退李盡忠兵馬,整軍佈陣,等待後繼人馬。

誰知統兵後繼人馬的周將蘇宏暉是一個劣種,不知出於什麼目的,領著軍卒逃了,一下讓周軍士心潰散。

契丹人乘機發起猛烈的攻擊,又是一場勝利,把王孝傑逼得墜崖而亡。契丹人的連續勝利,讓大周女皇吳栩很是焦急,“有一個大英已經讓天朝丟盡臉了,這又來一個契丹,這這是要天亡自己一手打造的大周王朝?

吳栩不知道的是,初唐大詩人陳子昂也在吳晉安軍中,由於多次建議都不被採納,懷才不遇的他寫就一首千古名篇《登幽州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成為了千古絕唱………..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