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泓似懂非懂地點頭,二人在街口作別。
朱浩沒走出多遠,就見知縣衙門的衙差前來接京泓,顯然興王府提前通知縣衙那邊說下午孩子會早些回家,或許朱浩的地位不高沒人管,但京泓作為縣尊的兒子,若是出事,王府方面也不好交待。
若是京泓跑去聽書的話,會跟前來迎接的人錯過,回去後真不好解釋了。
……
……
朱浩回到家裡。
鋪子很熱鬧,有不少街坊前來選購過節物品。
中秋乃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風俗,再加上秋收剛過百姓手頭有餘錢,自然會來買一些東西歡慶節日,平時冷清的鋪子生意明顯轉好。
“小浩,你娘在後邊等你。”
正在櫃檯後算賬的是李姨娘。
朱浩提著籃子往裡走,聽到外面的大媽在議論:“朱孃的孩子?這麼大了?聽說現在在王府做事?真厲害。”
朱浩很想說,謝謝誇讚。
進到院子,見朱娘和朱婷正在那兒摘菜,馬上要過節,家裡在提前做準備。
“你姨娘的手割傷了,這兩天不能沾水,就讓她在櫃檯前支應,我過來做點活……小浩,這是什麼?”
朱娘很和善,沒有因為自己是大婦而李姨娘是小妾便以大欺小,丈夫不在了,二人在世俗枷鎖中沒法再出嫁,以後就是相依為命的姐妹。
朱浩道:“是王府發的過節禮,裡邊有月餅和鹹鴨蛋……小婷,你要不要吃?”
朱婷眼前一亮,轉頭去看朱娘。
朱娘笑道:“跟你哥進去吃吧。”
“娘,我幫你。”
朱浩把東西放下,就要坐下來幫忙。
朱娘連忙擺手:“你在王府讀書很辛苦,這些活讓為娘來做就行……小婷,你也進去吧,小浩如果有閒暇就教你妹妹認字,她很聰明,學習很快。”
對朱娘來說,兒子是讀書人,將來有大出息,這時代君子遠庖廚的理念根深蒂固,朱娘不想因為要讓自己減輕些負擔,而令兒子做出任何折損讀書人體面的事情來。
當天並不是中秋,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
朱娘很高興:“今年咱終於穩定下來,銀子有了,小浩也開始讀書了,以後咱家一切都會好起來。”
朱浩道:“娘,既然咱有了閒錢,先不忙做別的,請個丫鬟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