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未來的一首詩,又是她自己所寫,自然覺得熟悉。
“前線怎樣了?”
婁素珍仔細看了幾遍信,感受到唐寅對自己的情義,雖是字裡行間透露出濃濃的關切,但還沒到生死不渝的地步。
事情尚未發生,理解不了那種絕望的心境。
杏花道:“剛傳來訊息,說是王中丞的兵馬已經在贛江口黃家渡列陣。”
婁素珍焦急道:“那位王中丞用兵如神,此番王爺起事,他反應迅速,應當是早就料到會有今朝。若是他準備充分的話,那王爺領兵前去,無異於自投羅網……若是兵敗,那可如何是好?”
即便婁素珍再不支援丈夫謀反,但現在事已發生,開弓沒有回頭箭,她自然還是希望丈夫能獲勝。
“若是能戰勝王中丞,攻取安慶自不在話下……”
此時的婁素珍已明瞭整個戰局。
丈夫面臨的最大的麻煩,其實不在於安慶,而是這個王守仁。
戰勝王守仁,等朝廷平叛的人馬前來,指不定要到猴年馬月,皇帝的兵馬有多少實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到那時,寧王很可能已經攻佔南京,形成南北劃江而治,分庭抗禮的局面,最後鹿死誰手就不一定了。
杏花道:“娘娘,不必擔心,咱有幾十萬大軍,那位王中丞手下沒有多少兵馬。”
“你不懂。”
婁素珍本想下船到岸上營地休息。
但現在心中不安,只能暫時留在船上。
一夜無眠。
她不時來到甲板上,看看岸上巡邏計程車兵,又看看湖中的狀況,一直到天明,遠處突然火光沖天。
“娘娘,大湖上,好像起火了!”
丫鬟嚇得驚撥出聲。
婁素珍急忙讓人在岸邊架起一個相對高的臺子,親自站上去眺望,只見前方八字腦一線,火光沖天,大有火燒連營之勢,隨後一系列軍報傳來,婁素珍心涼了半截。
不出所料,寧王大敗。
論軍事能力,寧王跟王守仁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即便兵馬數量佔據絕對優勢,但因其是圍攻安慶不得,倉促之下回兵,軍心渙散,又遇到前兩年在剿滅地方盜寇上無往不利,以逸待勞的王守仁所部……
一場遭遇戰先是遇挫,後又被王守仁施以火攻……
一天一夜下來,寧王所部基本潰散,光是在這一戰中戰死、溺死的兵馬就有三四萬人之眾,逃兵無數。
王守仁的兵馬此時已經往北掩殺而來,水陸兩路並進。
寧王妃身邊護衛,眼下除了逃走外,似乎別無選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