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浩說完這話,朱四稍微有些意外,吃驚地問道:「敬道不是讓孫老部堂主持朝政嗎?他……就要退了?」
朱浩笑道:「孫老不過是臨致仕前發光發熱罷了,他什麼性子,陛下應該很清楚,他就是想過那種閒雲野鶴的日子。」
「看朕。」
朱四一拍腦門兒,「姓楊的退下去,敬道你直接入閣就行了,以後朝事用得著聽別人的?朕全聽你的!」
這話讓張佐不由渾身一個激靈。
還能這樣?
朱浩連忙道:「陛下切不可如此,以臣猜測,就算楊閣老退下去,一次想要讓他派系的人,諸如蔣閣老等人一併退下,必然要有一件事來推動,少了楊閣老在朝制約,才有機會成事。」
「什麼事?」朱四問詢。
「大禮議。」朱浩道。
「哦,舊事重提是吧?朕知道為何之前不爭了,要等姓楊的走了再爭,以此來看到底誰支援朕,誰支援姓楊的……他們跟朕意見不合,朕固執一點,那些人就要請辭,朕順理成章趕他們走!嘖嘖,計劃太完美了。」
朱四現在到底有點皇帝的城府和謀略,聽了朱浩簡單的提醒,當即就明白其中訣竅。
張佐問道:「到那時,還會影響朱先生入閣嗎?」
朱浩道:
「我一介翰林修撰,何德何能?前面排著那麼多人,無論怎麼看,入閣猴年馬月也輪不到我。陛下,臣的意見是,到時陛下要繼續啟用老臣,以那些現在尚且不在朝的人,來完成新老過渡,而不是用孫老或是劉閣老這樣的老臣。」
「哦?」
朱四先前聽朱浩規劃了很多。
但在楊廷和離朝後,誰來當首輔的問題上,朱浩只是說讓費宏暫時擔任,費宏之後由誰來幹,則沒有說清楚。
現在看來,朱浩「舊事重提」,準備重新啟用楊一清和謝遷等人的計劃。
張佐急忙幫著分析:「陛下,朱先生此議極好,眼下孫部堂和劉閣老等人,看起來德高望重,但畢竟因為跟楊閣老有過爭執,將來那些傾向於楊閣老的人怕是不肯歸附,但若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前朝老臣歸來,那時他們都會……」
朱四笑道:「你真是個機靈鬼!朕難道不知道敬道的意思?敬道,你繼續說。」
張佐被罵也開心。
難得已能掌握朱浩的做事規律,不再是個需要別人詳細解釋的傻蛋。
讓他一個興王府奉承司給人打下手習慣了的太監,突然成為掌握朝堂大事的內相,張佐這兩年可說是承擔了非人的壓力,現在終於感覺自己上道了。
都是朱先生平時栽培得好啊。
朱浩道:「朝中最德高望重者,既能收攬前朝舊人,又能吸納新貴派系歸附,還能令孫老部堂也心悅誠服的,無非楊應寧和謝於喬,他二人可說是未來入閣的不二人選。至於內閣首輔,可以暫定費閣老,等過個半年一年,看情況費閣老就可以將首輔之位讓出來,到時再具體看,由誰來當首輔最為合適。」
「至於六部,孫老部堂估計只會在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位上停留大半年時間,等他退下去後,必須要栽培有聲望的新貴,最好以孫老部堂提拔上來的人填補空缺。」
朱四點頭道:「這就是兩手都要抓是吧?內閣用老人,六部用新人!內閣用故,以鞏固朝堂,招攬人心;六部用新,以期能做實事,有朝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