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並不想去見,他跟楊慎已沒什麼好說的了。
曾經朱浩幫過楊慎,希望能透過楊慎地位的提高,讓其心態歸正,不再成為大禮議事件的魁首,但似乎他犯了劉春所說的那種忌諱……明明知道像大臣直諫這種事一旦出現,繼承了楊廷和衣缽的楊慎怎麼都跑不掉,為什麼還要為做無謂之爭呢?
再說,楊慎這樣的人,也不值得他去幫。
如果只是因為憐惜其才華,這世上有才的人多了去,不至於說為了一個楊慎而改變歷史走向。
“看情況吧。”
朱浩沒決定是否去見。
他倒是忽然想到了一個人,對王左道:“麻煩王指揮使去幫我帶一個人來,今晚我想跟他聊聊。”
……
……
朱浩要見的人,同樣是曾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徐階。
只是從時間發展來說,那是未來的事,而有了朱浩的出現,徐階能否像歷史上那般成為大明股肱之臣,甚至是撥亂反正的關鍵人物,已成為不確定因素。
有朱浩在,就會限制歷史上一些人物的崛起。
諸如現在朱浩已在針對夏言,下一步他還會對付嚴嵩。
當一些人崛起後,勢必會成為朱浩強勁的對手,那朱浩就要將他們扼殺於搖籃之中……但對徐階,朱浩下不去狠手,或者說,在朱浩眼中徐階不是敵人。
雖然朱浩也知道,未來徐階的“撥亂反正”,也可能就是針對他朱浩。
“敬道……不對,應該稱呼你朱學士,這是何地?”
徐階走進議事廳,這裡的一切讓他覺得十分新鮮。
最近有件事,徐階晉升為修撰,可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升上去的,畢竟徐階剛考中進士不到一年。
別的編修,三年都未必獲得晉升,六年、九年的也有,多數還都沒等到升修撰就到六部或地方為官了,而他則平步青雲,也成為同一批進士中的佼佼者。
在這次大禮議事件,徐階沒有參與其中。
“坐吧。”
朱浩此時已把奏疏什麼的全都收了起來,只是單純想跟徐階聊聊。
徐階坐下後神色平靜,最近左順門的事件對他未形成大的影響,他也不會去關心現還在詔獄中那群人的情況……或者說,這是他想知道而不敢知道的。
徐階變得謹小慎微。
朱浩道:“用修明日就要被髮配雲南永昌衛,你我一起去給他餞行。”
“怎麼會?”
徐階目瞪口呆,驚愕無比。
楊慎作為翰林院侍講學士,為太多人羨慕,結果一轉眼就跌落凡塵,徐階當然知道這是殘酷的政治打壓的結果。
朱浩搖頭道:“不必太過驚訝,他命該如此,我們只是秉承朋友之義前去送行,題外話多說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