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韜本想問,有沒有作繭自縛的可能?
但他還是忍住了。
無論張璁現在有何想法,他都沒有退縮的餘地,因為他已經上了張璁的賊船,如果他現在跳船,張璁就會往水裡丟石頭砸死他,因為沒人能夠容忍背叛。
……
……
西山別墅,皇帝臨時行在。
朱四讓人回京城釋出他在西山的訊息後,生氣了不到一個時辰,又安心當起他的閒散帝王,在別墅附近的園林遊逛起來。
這次他不敢走遠,因為他怕自己來西山的事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來幾個刺客或許無傷大雅,可要是把韃靼人招惹來,或是出現叛軍……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張左急匆匆過來,見到朱四後,卻不馬上奏事。
朱四問道:“京城內,那些大臣聽說朕不在皇宮,有何反應?”
張左很為難,因為有些事不太好查,如果是朝堂上,大臣會把心中想法直接說出來,膽子大的會犯顏直諫,膽子小的則會選擇沉默,甚至臣子間會相互爭論,辨明是非。
但現在大臣剛得知訊息沒多久,皇帝又沒接見他們,大臣們私下商議可不太容易被外人知曉,想知道他們的想法只有看過他們因此事所上奏疏後,才能知曉。
“陛下,目前為止,尚未有人對此事公開表態,也未見有人上奏。”張左謹慎地說道。
朱四有些奇怪,側著頭想了想,皺眉問道:“他們現在學聰明瞭,不跟朕對著來?不會有人暗地裡商量,又跑去左順門搞跪諫吧?”
張左道:“未見有此傾向。”
“不對!不對!”
朱四自己否定了先前的想法,“他們知道這麼做沒用,如果想來個直接的,或許會跑去跟皇宮那位皇伯母請示,讓皇伯母下懿旨,廢了朕!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張左嚇了一大跳。
皇帝這是有多不自信?
居然覺得張太后隨時都會把他給廢掉?
先不說張太后是否真的想這麼做,就算張太后有這個想法,那些大臣敢嗎?就算文臣和太后真的攜手,那些武勳敢嗎?
朱四道:“敬道之前不是跟朕說過嗎?當初奪門時,就是有臣子去請示太后,拿到太后的懿旨……”
張左心說,原來在這裡等著呢!
既然陛下你知道貿然離宮有風險,幹嘛還要跑來西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