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誰,先前說及楊一清的時候,氣得渾身發抖吧?
現在又覺得楊一清的奏疏提議沒什麼?
陛下,您現在也這麼二皮臉了嗎?
朱四道:“那這樣,工部左侍郎的職位給敬道卸了!翰林學士的位置不是空著嗎?讓敬道頂上去!這樣敬道就是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這個官職應該符合規矩吧?”
張左想了想,不由點頭。
相比於身兼兩部侍郎,朱四這次的提議靠譜多了。
無論是國子監祭酒,再或是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等,身兼禮部右侍郎都是可行的,以往有很多先例可尋。
朱四想了想,又道:“詹事府的事也交給敬道,順帶讓他自己掂量一下,看看下面有什麼人需要提拔,那個徐階一直跟著他幹事是吧?也給提拔上來,給個侍讀或者侍講,就這麼給他說……你去!”
“陛……陛下……”
張左想問,怎麼什麼糟心事都往我身上丟?
朱四冷冷道:“你不去誰去?朕身邊現在可用之人太少了,非你去不可!這件事先這麼定下來,回頭找費閣老他們來議事時,朕再跟他們說說,由他們自己去舉薦。”
張左道:“陛下,怕是費閣老他們不肯吧?朱先生畢竟入朝還沒幾年。”
“沒幾年?有袁長史和唐先生入朝時間短吧?他可是狀元!連張秉用都能直接當翰林學士,憑什麼同科的狀元卻不行?你先去告知敬道,讓他提前知曉此事!朕也想問問他的意見。”
朱四主意已定。
不用跟朱浩做提前商議,反正他想把朱浩留在京城。
仔細思索了一下,留朱浩在朝最大的阻礙,其實是朱浩身上揹著的“工部左侍郎”之職,如果你跟工部沒什麼牽扯,那你也沒理由老說要去什麼西山、天津了吧?
……
……
張左只能屁顛屁顛去找朱浩。
在工坊內見到朱浩本人,當天朱浩還有客人需要接待,正是其舅子,孫嵐的二哥孫京。
孫京先前一直在國子監中讀書,現在已經準備放官了,指望孫京考科舉沒戲,連舉人都不是,孫京想獲取個高高在上的職務不現實,正好朱浩這邊就有很多沒有什麼官品,卻很重要的差事。
隨便在西山和天津船廠拎出個職位,都比朝中六部普通官員重要。
“朱先生。”
孫京先出去等候時,張左單獨跟朱浩敘話。
朱浩手裡拿著一些玻璃碎片,手上戴著手套,好像在搞什麼科研。
朱浩問道:“陛下讓張公公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