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在一堆人吹笙的時候濫竽充數。
導致後來的宮廷樂和民間音樂,都非常討厭同一個班子裡同一個樂器出現兩個以上。
這樣就非常容易讓南郭先生這樣的人濫竽充數了。
這就導致國內的音樂有一個特點,我但凡有百分之一百的實力,我就要發揮百分之一百的實力。
如果你也有百分之一百的實力,那咱們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果你沒有這個實力,那我就是曲高和寡了。
高手是不會降低水準去配合別人的。
而交響樂需要的不是個人表演,而是統一性。
這就是完全相反的兩種音樂態度。
藍星龍國雖然沒有南郭先生,但也有濫竽充數的典故。
畢竟平行世界,類似的文化背景推動下,這樣的事情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所以,藍星的民樂,走上了和地星民樂完完全全一樣的道路。
還不只是濫竽充數這個問題,還有古琴譜沒有傳人,失傳的問題。
都一樣。
這種情況下,要發展民樂交響樂,無異於痴人說夢。
不過,到了現代,還是有那麼兩首曲目發展出了民樂交響樂的雛形。
林軒看著寧柏明大師,開口:“實際上有這麼兩首曲子,發展出了民樂交響樂的一種形式,它對不對我不知道,因為地星這方面的發展也是剛剛起步,沒人知道這是正確道路,還是走入歧途。”
寧柏明激動:“至少是一種解決辦法,至少可以嘗試!”
林軒:“這個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拋棄指揮家在交響樂中的第一重要性。”
“這兩首曲子,都是有指揮家的,但是指揮家發揮的作用幾乎沒有。”
“也就是形式上有指揮家。”
“這兩首曲子,雖然風格迥異,但是不約而同的採用了以主樂器作為主導的方式來締造民樂交響樂。”
“其中,以國外名曲改編的賽馬,以二胡作為主樂器,二胡對全曲進行引導。”
“以國內名曲百鳥朝鳳改編的交響樂,以嗩吶為主樂器,嗩吶對全曲進行引導。”
寧柏明聽得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