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108佛,五百羅漢,無數沙彌,數不清的藝術形象。
從最開始的西域穿衣風格一直到唐代的經典佛像。
“這些佛像的演化,也展現出了佛教的發展過程。”
“比如佛像頭頂的肉髻,在地星,樂土大佛的研究中發現過一個藏經閣,大家後來才知道佛像頭頂一個個的大包叫做羅髻。”
諸天大羅,本來就是道家詞彙,從肉髻發展到羅髻,就充分的說明了文化的相容幷蓄。
“敦煌,就是這樣展現了各種文化在演化過程中相互影響,融合的過程。”
這一場參觀已經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了。
每一次看到有懂的東西,林軒都會主動介紹幾句,加上這邊氣候乾燥,呼吸都感覺鼻子疼,一直說了這麼久,口乾舌燥。
畫面再切換,到了一副壁畫,林軒:“看完這一個佛窟,今天的展示就到這裡了。”
“敦煌善於使用各種精彩的顏色,這和佛家的性格互相印證。”
“美輪美奐。”
“不過再美的東西,咱們也沒法一直看下去,畢竟精力有限。”
【別啊!誰說精力有限了,我精力旺盛啊!】
【啊?才一個多小時,林軒你這麼短小嗎?】
【再看一天也無妨啊!】
【我還沒看過這麼多形態各異質量超高的古代石刻石雕和壁畫集中在一起呢,再看一會兒啊,這才看到哪兒哪。】
林軒擺手:“不行了不行了,嗓子疼。”
看到最後一個洞窟,林軒笑了:“沒想到還有意外驚喜。”
鏡頭對準了一個畫面。
“這是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第3窟,這幅圖叫做玄奘取經圖。”
“大唐時期,一位叫做玄奘的高人,經歷了十六年時間從龍國徒步繞過西域走到了喜馬拉雅山的背側,取回了佛經。”
“這個故事後來發展成了四大古典名著中流傳最廣最受人喜歡的《西遊記》的故事。”
“這幅圖裡,玄奘後面跟著一隻人形的猴子,在《西遊記》中就是大名鼎鼎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而孫悟空這個藝術形象,與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江都堰治水李二郎形象中誕生的楊二郎神,在西遊記中的一場驚世大戰,是我們地星那個世界的永恆經典。”
【你又挖坑?】
【話說龍點中文網《三國演義》已經更新完了,你敢不敢把《西遊記》發出來?!!】
【之前說《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裡面細節最差文筆最差故事性最差的,《西遊記》應該比《三國演義》還更好看吧?!想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