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笑著:“如果是給皇帝畫畫像,大概是不用的,其他人,都會用的上。”
古代的文化中,沒有什麼能讓皇帝低頭的,哪怕是祭天,皇帝也是抬頭仰天的。
所以,低眉順眼的技法,只適用於除了皇帝之外的人物。
張培恩笑著:“那我想要看看古代皇帝的畫像,來判斷工筆畫的藝術形態。”
畫畫,是不可能一模一樣的,如果一張畫,畫成了照片,那就不值錢了。
很多人有一種誤區,認為畫的越像,越好。
這是錯誤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地星世界的繪畫大師冷大師,一副畫價格可以高達八千萬。
他的畫,小畫布,是用色塊顏色疊加,慢慢的構建出一張人臉。
而國外有很多畫師,會用超大的巨幅畫板然後用鉛筆勾勒形狀,然後慢慢填色。
準確的說就是對照著照片,去填充畫素塊。
這些超大與照片一比一的畫,成本高達十萬美刀,人工費不知道多少,價格是五萬到二十萬美刀。
而冷大師畫一幅畫,材料成本幾千塊,人工費也不知道多少,價格是八千萬。
兩者放在一起對比,就知道畫和照片的區別了。
而地星的歷史級藝術家羅丹也曾經說過:笨拙的藝術家永遠載別人的眼鏡。
林軒笑著:“有機會自然看得到,還先請張培恩大師講一下藍星的繪畫。”
張培恩點頭:“油畫我先不說,留給他們去講,國畫需要有三個特點。”
“躍然紙上。”
“氣韻悠長。”
“格調鮮明。”
這些概念都是一些虛擬概念,很難以解釋清楚。
張培恩儘量用比較淺顯的道理去教給觀眾:“也就是說,國畫中,畫在紙上,一定要突出。”
“畫中表現的東西,一定要長久。”
“畫家的個人技法一定不能盲目學習別人。”
“這就是國畫的特點。”
林軒點頭:“地星,學習國畫的人,大多會被介紹從《芥子園》畫譜開始學起,不過學芥子園畫譜的時候,大多數新人都會感覺畫出來的東西沒有精氣神,從而放棄學畫。”
“他們覺得,從畫譜到他們熟知的國畫差距太過於巨大,自己可能沒有學畫的天賦。”
“其實,學畫應該從學書法學起,講究直抒胸臆,手一定要能完美的把腦子裡的東西體現出來,才是繪畫藝術的關鍵。”
張培恩:“看來,地星龍國和藍星龍國,在國畫上,大體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