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意孤行,是特立獨行?
是厭倦塵世,看不慣一切?
不是的,那是最低端最low的搖滾。
真正的搖滾大咖,那些歌壇聖歌,那些被世人傳頌的經典,都是指引人奮發向上的。
在這一點方面,《its
&ny
life》和地星另一個世界級樂隊皇后樂隊那首《波西米亞狂想曲》完全處在兩個極端。
那首歌的歌詞,可以說是一個人在經歷了社會百態後,對他所在的那個歐美社會的完全失望,而發出的怒吼。
“這是為堅守信念的人們而唱
為從不退縮的湯米和吉娜而唱
毫無疑問的,未來日趨艱辛
幸運不再幸運
你必須自己尋求突破
這是我的人生!”
“把握現在,機會稍縱即逝
我不希望長生不死
我只想趁活著得時候認真的生活
這是我的人生
當別人找你麻煩,挺直身子
不要屈服,不要放棄,寶貝,不要畏縮
這是!我的!人生!”
&ny!life!!!”
現場已經熱爆炸了。
瘋狂的搖滾在藍星無情的宣洩著自己的魅力。
在搖滾面前,人類是如此的容易動心。
遇到苦難究竟應該是‘只要我躺的夠快就不會被擊倒’還是‘不要屈服,不要放棄,不要畏縮,這就是我的人生!’?
邦喬維樂隊在這首歌之前,沉寂了五年。
就如同當年貝多芬被世人認為是江郎才盡一樣。
最終,貝多芬以《歡樂頌》迴歸,贏回了所有信徒,成就了音樂史上永恆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