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問題的蔡小香擺頭:“非也非也,學醫,強壯國人體魄,才能救龍國。”
天涯五友為如何救龍國各抒己見。
學醫,學法,投身教育,掌權,以及提供金錢。
這聽起來很靠譜,很熱血。
他們實踐如何?
天涯五友在這一聚之後,各自分別。
一散天涯。
蔡小香學習西醫,行醫問診,過程中,卻屢次遇到一個問題。
“中醫沒有科學依據,西醫有科學依據,治不了病……”
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蔡小香。
“西學中用。”
“根據西醫所講,要治病,就得用西醫手段,其他醫學都是巫術,而不是醫術。”
“但是如我所見,西醫又治不好什麼病,風寒感冒都無能為力。”
“到底是我所見的醫學不是高明的西醫,還是因為西醫不行?”
蔡小香甩了甩頭,將兒子送去了西方留學。
於此同年,袁希濂張小樓同時前往東洋學習法律。
許幻園忙著為民主戰士跑上跑下,提供幫助。
所有人都在為了龍國而奮鬥。
1904,一封遙遠的信件從米國寄到了舊龍國大清朝的魔都。
蔡小香看完信件之後,氣的吐血三升。
蔡小香的徒弟,被蔡小香資助前往米國。
米國修建了西部鐵路,才剛剛結束。
華工們留在了米國西部,這死亡了數百萬華工才修建好的鐵路讓無數白骨陳屍於枕木之下,也讓很多人留下病根。
蔡小香的徒弟就在這裡行醫,一邊研究如何結合中西醫。
因為勞工的勤勞,米國西部的那些本土懶漢根本沒法和他們競爭工作。
排華已經到了一個超級高峰。
包括醫館,蔡小香的徒弟,在老金山也是名聲顯赫,比本土的洋醫生更吃香。
就在這時候,排華到了高峰,已經不只是侷限於排華法案這種法律上了。
米國本地人開始明目張膽的歧視打壓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