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裡是北大西洋深海和大陸架之間,要觸底是不可能的。
這裡又不是英特蘭和高盧雞國沿岸的北海,那個位置平均深度只有十幾米。
架好魚竿,林軒等待了起來。
林軒等了大約十分鐘,沒有上魚,簡直是不能忍,直接開掛,整個人僵住了。
利用極限時停回到地星。
當林軒再活動起來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拋竿過程中都有什麼錯誤了,把線捲上來,重新拋竿。
其實問題不是裝置的問題,而是地理位置的原因。
這裡是北大西洋暖流所在的大陸架和深海之間的區域。
這個位置的魚主要有三類。
一種是表層水域有大量的小魚群。
同時表層水域也有大量的鱒魚科生物,包括鮭魚群等。
而中層水域生活著那些海洋巨獸,鯨魚鯊魚。
低層水域其實沒什麼魚類。
為什麼?這就是常識了。
大洋之中,所有魚類資源豐富的地方,都是寒流流經的區域。
因為寒流帶來豐富的營養。
這裡是北大西洋暖流控制的區域,養分並不是那麼足夠,而表層水域之下,正式寒流,也就是著名漁場紐芬蘭漁場同樣的水質。
暖流寒流相交,實際上就會有大量的魚群出沒。
試想一下,某個地方一共五百公里寬度,其中有三百公里是森林,食物豐富,剩下兩百公里是沙漠。
什麼樣的生物會生活在沙漠?
剛剛拋竿深度太深了。
重新調整後,很快魚線就起反應了。
【釣到了!】
【大傢伙,好傢伙,扯的魚竿狂彎。】
林軒開始和上鉤的魚較勁,一緊一鬆,消耗它的體力。
海魚的力量要比淡水魚大得多,同樣的體型,海魚的力量是淡水魚的一倍以上。
這個大傢伙,不說拖著船跑,但讓林軒至少用出了一半以上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