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組人是來自於西亞的一個國家的。
“我們準備用翻模的方法做身體,用雕刻的方式做細節,而頭我們準備用雕刻的方式做。”
簡單一點說,幾組人的方法都不太一樣。
第三四組聽起來比較像,實際上是差的最遠的。
簡單點如果用杯子舉例的話,第一組人準備用泥條一圈一圈疊加成一個杯子的外形,然後把連線縫隙抹平。
第二組準備用轉盤的離心力甩出一個杯子,然後把杯子捏扁。
第三組人準備做兩個半邊杯子,然後合在一起。
第四組是準備做一個杯子內部空間的模型, 做一個杯子外部空間的模型, 然後用填充法把中間填滿, 這樣就得到了一個杯子。
四組人做起來後, 其實大部分人都明白,在先秦時代,方法肯定是第一種。
但是,這個第一組搞不好技術能力還不如秦朝匠人。
現代人厲害是厲害,但那是基於知識多的厲害。
在某些技術性上的東西來講,很多古代的東西現代壓根做不出來。
比如馬王堆的素紗襌衣,現代人無論用什麼辦法,復刻出的東西都比古代流傳下來的重一倍以上。
很有可能第一組的方法是對的,但是他們的技術太草率了。
或許以第二三四組的技術實力,再用這種辦法,可能比較容易成功。
但是,人類嘛,總是瘋狂的,總覺得自己能幹成更牛逼的事情。
林軒:“好了,投票結束,讓他們做吧,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
“如果要給地星人選一個美學初啟蒙,至少在龍國,大家非常的喜歡一件作品。”
“它的美感特別的特殊,展現了一種叫做殘缺美的美感。”
“它是殘缺的,而歷史上的歷代藝術大師,都嘗試過自己去補全它,但無論如何補全,都會讓其美感大降。”
“哪怕是後面經過考證,恢復了它的全貌,也沒辦法和它殘缺時比較美感。”
【這麼玄乎嗎?】
【什麼樣的作品啊?】
【聽起來有理論上的可能。】
“它就是,斷臂維納斯。”
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