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高考,在目前,每年一本學生中的女生比例遠高於男生。
因為女生髮育偏早,十八歲的時候大量女生都到了智力巔峰,而男生遠遠還沒到巔峰程度。
再比如考驗,考進去的女生就是比男生多。
為什麼?很多女孩子畢業後可以安安心心的花一兩年準備,來進行考驗。
而男生畢業後,大多馬上就處在了需要養自己甚至養家的態勢下,怎麼可能花兩年時間去準備考驗?
還有一種情況,單位辦公室,就是女生比男生多,而且升職機會以來,大多是給男科員的。
這種情況就很魔幻。
但如果深入瞭解,就會發現,這些單位辦公室的女生,非常願意把升職機會給身邊的男同事。
一個單位辦公室裡,可能有三種女性。
第一種,剛畢業的女青年,如果有什麼抬重物啊寫報告啊的活兒,是給她們做還是給男科員?當然是男科員要肩負起這些任務。
第二種,待產期孕婦,沒有哪個領導敢給孕婦派活兒。
第三種,已經生產的婦女,這些人一道下班時間就要迅速趕回家給孩子做飯或者接小孩去,哪有功夫做事?
所以,男科員進入辦公室開始,就是幹活兒的中堅力量,做的事兒多,有晉升機會當然也是他們的。
而且女科員非常開心能夠留在穩定的環境裡繼續摸魚。
所以辦公室裡,女科員來一個留一個,男科員來一個升一個或者調走。
時間久了,一個辦公室裡全是中年大媽,只有領導是個男的。
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來個男同事。
結果呢,國考備考,又是女生備考時間多,而學歷分佈,高學歷中也是女性偏多。
導致男科員越來越少。
這都是已經形成了規律的社會現象。
與之相反的,是某些機構內部,全是男的,沒有女的。
比如消防,比如一線民警,比如交警。
消防員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在準備任務或者訓練,女孩兒一年到頭光是大姨媽加上前後不舒服的時間就有八十多天。
怎麼當消防員?
外勤交警也是,女孩頂不住那麼大的太陽或者寒冬。
就導致辦公室這種工作,女性越來越多。
戶外工作,男性越來越多。
而幼兒園老師,就是最典型的辦公室工作。
這是社會發展必然導致的情況,基本屬於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