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和八十年代,鄧歌后的音樂進入內地給樂迷的感覺一模一樣。
而當年在八十年代,可沒有網路給大家抒發自己的看法。
甚至於就連卡帶都是大家互相私下錄製。
一首歌互相錄製個十幾次,都糊了。
而現在,另一個世界的音樂,無比新奇的音樂,擺在所有人的面前。
全國十幾億人,光是狂熱的音樂愛好者就有數千萬。
而其中,學過樂理知識的人就有數百萬。
試想一下,第一次聽到鄧歌后或者第一次聽到滾石聽到披頭士,第一次聽到貓王或者邁克傑克遜的音樂的這些興奮而激動的人。
突然之間聚集在網上,瘋狂的討論。
這種情況就很魔幻。
估計以主流歌曲聞名的蔡祝福老師從來都沒想過自己的一次表演,會成為另一個世界樂迷眼中對新世界的第一次探索。
自己會成為無數人心中第一個佔據音樂教父位置的人選。
【這種歌曲的結構其實和我們藍星的結構一樣短,但是內容通俗,形式感活潑,而且感情真摯無比,這都是從樂曲上散發出的魅力!】
【用同樣的樂器,體現出的和我們不一樣的東西,這種感覺太奇妙了!】
【你們有沒有覺得,這首《常回家看看》以及以前林軒節目上播放過的《心太軟》剛好是我們藍星很著名的那首《墨韻》一脈相承?】
這個評論很快就引發了討論。
【啊?這三首歌哪兒跟哪兒都不挨著啊!!!】
【樓上的你可能沒學過樂理知識,這三首歌的節拍規律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從我們這種風格一直髮展到《心太軟》那種風格,中間有巨大的變化,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這就好像一加一等於二,三乘以三等於九,三的三次方等於二十七這三個等式一樣。
看起來一點關係都沒有。
實際上,三乘以三可以看做是三個三相加,而三的三次方可以看做是三乘以三再乘以三。
這種遞進關係在數學層面,是不可以切斷的強聯絡。
而藍星的《墨韻》地星的《常回家看看》以及《心太軟》剛好就是2/4拍音樂在韻律上的一脈相承。
很快,就有人受到啟發,去檢視林軒曾經播放過的音樂。
【這麼說的話,我們藍星的《鶴城故事》加上地星春晚的《難忘今宵》以及林軒以前播放過的《千年等一回》還有《隱形的翅膀》是弱拍(4/4)音樂發展脈絡,而且比這個脈絡更清晰?】
大量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了新年。
林軒以前沒有機會播放這麼多主流音樂。
什麼叫主流音樂?它和小眾音樂是互相對立但也互相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