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的林軒點頭:“觀點,不論正不正確,但至少有時候是有這一類現象存在的。”
就好像你在十七世紀寫出一首《我的滑板鞋》,然後公佈出去。
那肯定會讓別人笑掉大牙。
但在二十一世紀寫出《我的滑板鞋》,雖然大家明明心裡鄙視,但不妨礙全民娛樂。
問題就在於,如果創作者真的陷入其中,看到自己的作品火了,以為自己寫出了了不得的好作品,那就糟糕了。
就好像,很多人寫出了暢銷書,也非常榮幸自己寫出了暢銷書,卻不會說自己寫了一本名著。
要經歷時間的洗禮,才會有蓋棺定論。
至少,現代音樂還沒有到蓋棺定論的時候。
所以任何評論,都可以作為參考。
林軒:“不過……我想問一下莫多夫先生,所謂的思想,指的是什麼?”
莫多夫思索了一下:“故事性。”
“現代歌曲,如果單聽旋律,是沒辦法從裡面提取出一個故事的,只有依靠歌詞直接把故事講出來給大眾聽。”
“這就失去了音樂本來的意義。”
“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所以不需要畫蛇添足的文字去描繪它。”
“故事,是值得細品的,所以,音樂也是漫長的。”
林軒點頭:“莫多夫先生,之前你說過,古典樂是要以鋼琴作為主角,搭配出華麗樂章的吧?”
莫多夫點頭:“沒錯。”
林軒:“那麼,史詩算一種故事嗎?”
莫多夫點頭:“史詩是最好的故事。”
林軒再次點頭:“那麼,我會邀請大家,傾聽一場海上戰爭。”
“由小提琴作為絕對主角的,以史詩為題材的電影配樂。”
“它是現代的,小提琴為主題的,史詩交響樂。”
“《加勒比海盜》原聲《他是個海盜》。”
【小提琴做主角的史詩題材現代的電影配樂???!!!】
林軒很想笑,沒有貝多芬,古典音樂缺少了一大部分,現代音樂發展的範圍就被砍掉了一半。
藍星的現代音樂,缺失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