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幕,看的金店內部的匠人直接慫了。
昨天一天,金店被擠壓的完全沒了空間。
今天請來自己的匠人和設計師,想要打擂臺。
但是越看,他們越沒底氣。
“這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派系的手法,這麼多成體系的手法肯定是有一大波人都在傳承研究這個,並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抹平差距的。”
在現代首飾設計中,很多人迷信於什麼國際大設計師。
這些大設計師在時尚、前衛領域瞎搞的時候,看起來非常優秀,多的是人捧臭腳。
但他們一去接觸某些民族性的東西,然後結合自己的東西做出創新,就會讓懂行的人感覺貽笑大方。
在國內古風、民族方面的首飾的領域,很少有那種厲害的人可以一個人推動某一種種類的首飾有長足的發展。
這種金店的模式,是個人設計師把控,然後製造各種首飾。
每一季度出了設計稿之後,就全力推動銷售,立主要佔據市場份額。
但是在一個民族的智慧面前,再厲害的個人設計師,也只能抓瞎。
金店裡,看了很久之後,設計師:“我學不來,也惹不起,走了。”
女店長:“哎,鄭老師別走啊!”
這個設計師出門後到了攤位前:“林先生。”
林軒抬起頭看著這人:“嗯?你好?想要買點什麼?”
設計師笑著:“你這個銀製胸針不錯,多少錢?”
林軒:“鑲嵌寶石的六千八,不鑲嵌寶石的六百八。”
設計師拿了一款不鑲嵌寶石的:“我要這個。”
付款後,設計師就走了。
從頭到尾,林軒都不知道這人是金店給自己請來的對手。
這一場製作,雖然小細節上不如鳳冠霞帔,但是部件太多,太複雜。
所以製作一點不比鳳冠霞帔簡單。
整個下午,林軒一直在製作部件,只有抽空閒時候,才做幾個金飾銀飾當做換個腦子休息休息。
這些單獨的金飾銀飾也迅速被圍觀的人買走。
林軒的攤位前,一直有好幾十號人圍觀。
人多的時候,圍觀的人上百。
雖然隨時有人看膩了離開,但是立刻就有新的遊客被吸引的過來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