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些新兵補充部隊,第六軍分割槽兩個主力旅馬上就能滿編……”
“三個守備團也能重建完成。”
崗村寧次馬上打斷道:“我們半個月後開始行動!”
“中田君剛才說得一萬五千皇軍太多了。”
“如今的華北方面軍到處都缺部隊……哪怕我是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也沒法兒在半個月內集結一萬五千人增援保定……”
“頂多給你們湊五百人過來……”
“接下來半個月……”
“各參戰部隊一邊整訓一邊制定行動方案,保證作戰部隊佔領一地,皇協軍管理的十萬青壯挖一個地方,不給翼中八路軍任何可乘之機。”
新上任的保定駐軍司令官很聰明,最先明白崗村把進攻時間定在半個月後的目的,立刻拍著馬屁道:“司令官閣下英明。”
“半個月後的翼中八路軍剛剛完成整編,老兵跟新兵混在一起……”
“雖然部隊總兵力多了一倍。”
“但他們整體戰鬥力並沒有增加……”
“反而因為新兵拖累而變差了很多。”
“我們那時候開始鐵壁合圍……”
“翼中八路軍想反攻都沒部隊可用……”
“等他們把老部隊重新抽出來,我們已經向他們根據地推進了一二十公里,且做好了防禦準備。”
“屆時一定讓八路軍反攻部隊在鐵壁合圍形成的包圍圈上撞一個頭破血流。”
在坐的都是久經沙場老將。
沒人比他們更清楚新兵太多可能給部隊帶來的災難性後果。
那時候的翼中八路軍剛剛完成整編,新兵比例達到五成,絕對是戰鬥力最弱的時候。
崗村寧次選擇那時候發動攻擊,絕對能殺八路軍一個措手不及。
這也正好應證了一句老話:趁你病,要你命。
崗村寧次沒有隱瞞自己想法,朝保定駐軍司令官笑著點頭:“把握好進攻時機,參戰部隊的作戰壓力肯定會小很多。”
“等翼中八路軍反應過來,我們已經在他們根據地站穩腳跟。”
“再透過防禦戰慢慢消耗他們作戰潛力,最後的勝利肯定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