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擊一停我們就撤退,速度要快,千萬不能被八路軍進攻部隊纏上,不然天照大神保佑都撤不出去!”
二營長肖遠常隨隊發動進攻,按戰前約定:營直屬迫擊炮連等步兵隔公路還剩五六十米時停止炮擊。
他們嚴格執行命令,但公路上的小鬼子並沒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樣死戰到底,而是抱頭鼠竄,扛著武器就往後面撤,連殿後部隊都沒安排。
肖遠常被眼前一幕搞了個措手不及,但他的反應同樣很快。
指著鬼子撤退方向就命令:“追上去……咱們咬到嘴裡的肉絕對不能飛了,大家一邊追一邊開火,能留下幾個鬼子是幾個……”
二號炮火覆蓋區,三號炮火覆蓋區,四號炮火覆蓋區……
同時遭到獨立團三個主力營進攻,躲過炮擊的小鬼子無一例外,全都選擇後撤。
特別是位於三號炮火覆蓋區的炮兵大隊。
三百多個炮手遭到攻擊後的第一反應是就地反擊,但這個念頭一出現就被轟鳴的爆炸聲給炸沒了。
他們都是鬼子最優秀的炮手,聽聲音就知道攻擊自己的火炮口徑跟型別。
四顆105毫米山炮炮彈呼嘯而至,劇烈的爆炸就跟打雷似的,震得他們耳朵嗡嗡直響。
一門山炮被命中,幾百斤重的火炮就跟玩具似的,瞬間被肢解成好幾個零件,飛的到處都是,旁邊幾個炮手當場被撕成碎肉,連個影子都沒看到。
口徑,威力,以及射程上的懸殊太大,不是炮手優秀與否就能改變得了的。
無論他們如何進行反擊,都不可能是105毫米口徑山炮對手。
就在他們猶豫著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四營六百多個戰士猶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他們周圍。
炮手的戰鬥力跟戰鬥意志本來就很差,剛才的炮火突襲又損失上百人,剩下的炮手還有一多半沒有裝備自衛武器。
面對如狼似虎衝過來的八路軍,幾個鬼子軍官毫不猶豫選擇撤退,同時下達摧毀所有火炮命令。
幾個正好躲在火炮旁邊的炮手立刻把手榴彈扔進炮管。
轉瞬之間,四門山炮炮管就在爆炸中被炸成麻花。
四營長楊萬和看得心痛不已,搶過身邊機槍手抱在懷裡的輕機槍就朝兩個衝向山炮的鬼子摟火。
一邊開槍一邊命令:“鬼子想摧毀火炮,步機槍全部射擊,不准他們靠近火炮……”
“加快速度衝過去,一定要把剩下的火炮繳獲到手!”
“衝啊……噠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