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增援部隊最少有三百人,鬥志昂揚。
麾下進攻部隊本來有兩百多人,結果被八路軍用步機槍打了個突襲,當場損失三四十人,總兵力一下子銳減到一百八十多人,正好是八路軍一半。
要不是他們拼刺刀比八路軍厲害,這時已經被殺得潰不成軍。
當然,八路軍拼刺刀也不差,而且翼中第六軍分割槽給所有主力部隊的班長都配了一把手槍。
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繳獲日軍的盒子炮,射程短,容易卡殼。
但只要保養好了,面對面射殺幾米外小鬼子還是沒問題。
在這些短槍的幫助下,八路增援部隊從一開始就壓著進攻部隊打。
雙方廝殺不到兩分鐘,進攻部隊總兵力已經銳減到一百餘人,而戰場上的八路軍仍有三百來人。
雙方繼續打下去,進攻部隊不僅沒法兒在五分鐘內結束戰鬥,拿下飲馬溝出口,還有可能把自己陷進去。
最好解決辦法是派兵增援戰場。
趁雙方都沒法兒使用重武器,增援部隊快速殺到戰場參戰。
只要自己派一箇中隊上去,進攻部隊就能反敗為勝,鎖定勝局,拿下飲馬溝出口。
自己也能順利殺出飲馬溝。
可惜的是,進攻部隊已經是聯隊長手頭能抽調的所有步兵。
除了警衛小隊,自己再也抽不出一兵一卒。
有人提議調彈藥手上戰場參戰,但這個想法一提出就遭到聯隊長反對。
八路軍拼刺刀水平跟麾下步兵不相上下,讓彈藥手上去拼刺刀無異於送死,除了給八路軍白送戰功,起不到任何效果。
看戰場上的進攻部隊越少越少,腦子裡仍然沒想到任何破局辦法,聯隊長決定賭一把。
捏著拳頭以咬牙命令:“炮兵部隊立刻朝八路軍阻擊陣地齊射……”
“三分鐘炮火急襲,馬上集結三百彈藥手,炮火準備一停就發動攻擊,快一點兒,這是我們衝出飲馬溝的唯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