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重機槍,迫擊炮,山野炮……”
“屆時翼中八路軍後勤補給能力肯定會越來越強……”
“我們不得不防……”
崗村寧次再次往桌子上砸了一拳,盯著情報負責人繼續問:“先不管兵工廠……”
“就算八路軍從太原搶了軍工裝置……”
“兵工廠也不是有了軍工裝置就能具備生產能力……”
“還需要大量軍工人才,原材料,電力,煤炭……才能投入生產。”
“以八路軍現有的技術跟資源儲備情況,準備三四個月都未必夠……”
“我最擔心的是那些裝備彈藥。”
“八路軍拉部隊速度太快……”
“翼中地區人口密集,只要八路軍願意,隨時可以拉起一支一萬五千人的精銳……”
“三個月就能初步形成戰鬥力……”
“半年就能完全形成戰鬥力……”
“要是加快練兵速度,給新部隊多配一些老兵,四個月就能形成戰鬥力……”
“這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威脅……”
“我要求你們馬上查清翼中八路軍下一步動向,特別是他們關於這批武器彈藥的處置方案,有沒有立刻擴充部隊計劃……”
說完就把目光轉移到參謀長身上:“針對翼中八路軍的下一次掃蕩行動什麼時候才能展開……”
“華北方面軍還需要多長時間準備好。”
參謀長馬上報告:“國內補充我們的第一批新兵已經到位!”
“考慮到翼中八路軍非常難纏,把新兵送過去跟他們交手就是送死,卑職按老規矩把他們送到其他戰場歷練,同時抽調老兵增援翼中……”
“保定城已經聚集一萬五千多皇軍精銳……”
“八千人駐守保定,七千人保護北平至保定鐵路線!”
“為彌補皇軍兵力不足……卑職還從其他地方抽調了七團皇協軍協助皇軍守城。”
“軍部還答應抽調一個師團的僕從軍增援我們,最遲一個月就能到位,屆時我們就有三萬五千精銳圍困翼中八路軍。”
“就算沒優勢,困住翼中八路軍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