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實力本來就很弱,如果一分為三,很容易被關東軍各個擊破。”
“現在關東軍兵力不足,只能安排兩個主力師團過來圍剿我們。”
“等他們增援華北方面軍的六七個主力師團全部返回遼寧,圍剿我們的關東軍肯定會從兩個師團增加到六七個師團。”
“只要關東軍願意,隨時可以將我們分割包圍,再各個擊破。”
“屆時我們想要透過側擊支援遭襲部隊都沒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遭襲部隊被關東軍全殲。”
黃宇很自信接話:“政委……”
“正因為這個原因,我才想留在錦州,全力發展一團。”
“爭取在關東軍發動下一輪大掃蕩之前將一團總兵力擴充到五千人。”
“屆時我不僅不會等著關東軍過來掃蕩我們,還會想盡一切辦法主動出擊,透過掌握戰場主動權來打亂關東軍掃蕩計劃。”
“路上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魏大勇雖然是一團參謀長,打過好幾場大仗,但戰場應變能力有些差,還不具備獨立指揮作戰經驗。”
“段鵬的戰場應變能力雖然很強,也很機靈,各種戰術戰法層吃不窮,但他沒有打大仗經驗,同樣不具備獨立指揮作戰能力。”
“我打算先在錦州帶他們一段時間。”
“等他們兩個完全成長起來以後,再把他們提起來,專門負責錦州戰場。”
“那時候我就能騰出手返回司令部給你們幫忙。”
李雲龍雖然捨不得黃宇,但在正事兒面前,他還是非常理智的。
跟政委趙剛對視一眼就做出決斷:“老趙……”
“原則上同意黃宇提議。”
“但錦州游擊區的成立跟發展不能光靠黃宇一個人。”
“你從關內帶來那麼多幹部,調幾個人給他,特別是政工幹部。”
“一營還多戰士來自曠工,必須要有很多優秀的政工幹部才能確保部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