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布魯克繼續衝起來,裡德諾又被突成篩子了。
韋斯利約翰遜進行協防,籃球分到了右側底角三分外蘇北的手中,接球,跳起,三分出手……”
哐當——!
蘇北的三分也寄了。
籃球彈筐飛出。
“樂福基本功和對籃板預判感覺非常好,輕鬆卡位,跳起將籃板保持下來。
裡德諾帶球到前場,還是剛剛的作業……”
港真,阿德爾曼剛剛接過森林狼隊主教練的位置,加上停擺的影響,給他們磨合戰術打法的時間真心不多。
來回就那三板斧,也就很合理了。
“又是樂福高位接球,其他人無球,空切,掩護,尋找空位機會。
還是分球給米利西奇,2米13的他,對上2米08的帕金斯,有高身優勢。
咦,接球,假意給空切的韋斯利約翰遜做掩護和傳球動作,卻是假動作,演了所有人,選擇翻身跳投自己來……”
唰——!
手起刀落,米利西奇輕鬆跳投得手。
會投三分的內線基石,能進個兩分,灑灑水啦!
9比6!
組織前鋒不好打,但打好了,卻也不好防守。
三威脅姿勢,加上個掩護配合,進攻上選擇的武器太多了,讓人防不勝防。
“阿德爾曼執教有點東西,這球進攻,和三角進攻戰術中策應組織的軸心,不能說是相彷,只能就是一模一樣。
兩大策應內線,還他麼做配合……”
還有王法嗎?
還有法律嗎?
場外,輪到斯科特布魯克斯頭痛了。
森林狼隊打起了‘群狼’戰術,雷霆隊卻還玩著球星單挑戰術,最多帶個突破分球。
你直抽再強有個屁用啊?
在球場上混的,講的勢力,講的團隊,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籃球交到了杜蘭特的手中,嘗試單打比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