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來還想再和她做三年同學呢。”
杜守義聽後立刻肯定,如果按照杜守桂的規劃,考醫學院的可能接近於零。
何雨水成績比杜守桂要好,在原劇中她都沒讀大學,自己這個天份一般的妹妹還想考醫學院?
他想了想道:“咱們家不是幹部家庭,也沒人在醫療行業可以拉你一把,你要想達成目標只能咬著牙自己拼。
哥送你一句一位名醫的格言吧:下雨了,沒傘的孩子就拼命跑吧!”
杜守桂默唸了幾遍,道:“哥,有點土,但是道理我懂了。”
杜守義聽完差點笑噴。
說這話的可是二十一世紀的邊疆張神醫,位面之子啊!你一個衛校還沒進的孩子說人家有點土?
難道地域歧視真的能穿越時空,跨過位面,無遠弗界的嗎?
不過和那位能安穩完成學業的‘神醫’比起來,眼前的小姑娘確實有些可惜。
七七年開放高考的年齡上限是三十歲,到那時杜守桂三十一,正好過線。她是註定無法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七八年開始的研究生考試有‘同等學力’這一條。
是‘學力’不是‘學歷’。
同等學力這四個字意味著只看成績,不看文憑,小學沒畢業都能考研究生。
據說那一年錄取的研究生中,最低學歷只有初二。杜守桂要是爭氣,可以跳過大學階段,直接讀研。
到那時候,杜守義自己也想去試試。
他前世就喜歡安靜的校園環境,想留校做個老師,這輩子要爭取把前世的夢圓了。
二十一世紀前的教師挺清苦,哪怕教經濟金融的也沒多少油水。不過沒關係,杜守義自己還有其他賺錢門道。
前一世他親姨父開了家卡拉ok量販店,杜守義從初中開始,每逢寒暑假、休息日就泡在那兒。
他可不是去打工的,免費包房、免費唱、免費吃...
一直‘免費’了六、七年後,在大二那年他把人家徹底吃‘垮’了。
姨父虧損,卻換來了杜守義一肚子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