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守義笑了,道:“還能幹嘛?老子英雄兒好漢唄。一個兩個都憋著做偵察兵。這不要訓練什麼城市戰,街道戰,正好借破樓那地兒使使,要是不方便我讓他們走人?”
“那倒不用,那兒平時又沒人去,就讓他們在那兒待著唄?知道是部隊孩子我就放心了。”
“哎,我也是這麼想的。軍民關係挺重要, 誰知道咱們什麼時候用得上?”
“那是。”
沒有等太久。一個多月以後,王大媽就知道自己此刻的寬容有多英明瞭。在雨災中,‘部隊’的抗災物資,乾糧等等源源不斷的運到,這都是‘託’了那些孩子們的福...
杜守義去李吉祥家繞了一圈回廠的時候,雨勢漸漸大了。夏天的雨就是這樣,一陣一陣的沒人會在意,但這讓他隱隱有些不安起來,這情況和前世的描述似乎有些出入。
杜守義現在還不知道,他的前世和今生畢竟是兩個世界,大勢不會改變,但有很多細節是不同的。
京都將要面臨的不是一場‘百年難遇’的大雨,而是‘千年難遇’、‘史上最強’。一場超重量級的考驗正在逐漸逼近...
七月十一日,星期四。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泰康’萬年青餅乾X500。”
上海‘泰康’是家老字號,可萬年青餅乾很‘年輕’。五九年的時候泰康食品廠研發了一款口味獨特的蔥油餅乾,當時正值國慶十週年,所以取名‘萬年青’,作為向祖國的獻禮。
截止到六三年,萬年青的問世只有短短四年,對老百姓而言是件新鮮事物,但對杜守義而言卻是種從小吃到大東西。說實話,沒食慾了。
徐伯母和範老師兩個是萬年青的最佳客戶了,一個上海人,一個老胃病。
送完飯,再到這兩處跑一圈,午休時間就過去了。
這個中午讓杜守義的歌單上又多了首歌《時間去哪兒了》,他是純粹取這歌題字面的意思。
晚上當聽完杜守義自彈自唱後,寧建國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他對寧偉說道:“你這兩天就練這歌吧,等媽星期天來了你唱給她聽。行嗎,姐夫?”
“行,不過小偉彈鋼琴,你來唱吧,你們兩兄弟合作一把。你唱歌還是不錯的。”
大院裡出來的孩子和父母不是太‘親近’,這點外人是看不出來的。你想想,從四五歲開始就住校,一個禮拜,有時兩三個禮拜才回一次家。
回家就能和父母呆一塊兒了?未必。
這時代大家工作熱情高的嚇人,要是忙起來,007工作是常態。所以即使禮拜天,即使寒暑假,很多父母也是早出晚歸忙於工作。這樣一年到頭下來,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能有多長?
大院的孩子們絕不是不愛父母,只是難於開口,不會表達。所以寧建國能主動提出這個要求很難得,必須要成全。
說到這兒要扯句題外話了。你看《血色浪漫》裡鍾躍民父子間的互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似乎挺正常?
呵呵,那是因為原作者都梁是復原後進入的部隊大院,不是土生土長京都大院子弟,他很難理解大院裡這種‘彆扭’的親情。
真正大院裡成長起來的創作者是王朔、姜文這類人,他們描述的大院父母子女之間關係就很真實。
王朔不談了,就說姜文吧。
姜文拍過一部關於‘父親’題材的微電影,《看球記》。講述了一位離異的父親帶著一年中難得見面幾次的兒子去看球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