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雨水,這是我同事張浩。...這是我一街坊,北中的老師何雨水。”
張浩聽了介紹想要站起來。但他忘了,自己一條腿還在杜守義手上攥著呢。屁股剛離開椅子又重重坐了下來。
杜守義已經確定這是個大傻子了,抬眼看了看他。只見他正盯著雨水。再一回頭,雨水也看著他。杜守義心裡忽然靈光一閃...
他的感覺是對的。原來時空中的那條紅線,在這一刻又被連了起來...
張浩只是扭傷紅腫,幸好沒有傷到骨頭。杜守義正在給他處理的時候。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趙孟頫’筆意+5%”
“叮,趙孟頫筆意達到30%嬗變臨界點,請問是否轉化?”...
這是第二次趙孟頫筆意的嬗變,杜守義獲得了+3的‘杜氏筆意’。
兩次‘王羲之’加上兩次‘趙孟頫’的轉化,他現在一共有至少‘16’個單位的‘杜氏筆意’,後面沒有百分號。
杜守義一開始沒明白什麼意思,現在想想其實很簡單。‘杜氏筆意’本就是個新事物,沒有比較物件。一就是一,沒有百分之一一說。
但單單這‘十六’已經很有說道了。‘杜氏筆意’兌換‘王氏筆意’,現在的‘比價’是:五‘杜’兌零點三個‘王’。除一除正好十六點六七。
擁有十六點杜氏筆意的他,從今天開始已經接近於一整個‘王羲之’了?
而他兌趙孟頫的‘比價’是:三除以零點三,答案是‘十’。單論筆意,他有一個半還多的‘趙孟頫’?
答案非常驚人。系統也沒有顯示‘杜氏筆意’的具體數值,更沒有做出技術解釋。但簡單加減乘除後就是這麼個結果。
書法四要素:筆法、結字、章法,墨法。那筆意是什麼?
‘形與意’。四要素為‘形’。是具象。其餘諸般氣、勢、藏、韻、神等等都可歸納為‘意’。是抽象。
玄不玄?呵呵,種花書法就是這麼玄奧。
‘很多東西我明白,但就是說不出來’。這話蔡邕、衛夫人,還有數不清的‘書法大家’都說過。也正因為有這般‘玄妙’,才引得幾千年來,一代代才智之士趨之若鶩...
杜守義現在每天依然‘苦拗造型’,但這是既知‘意’之險峻,復歸‘形’之平和。
在‘意’之一字上,他已經登堂入室,直窺玄奧。
不效張旭懷素之狂,也無顏真卿的壓折雄獷。
舒朗瀟灑、優雅超逸、從容不迫,是一種地地道道的兩晉士大夫格調。
他這個‘晉韻第一人’,在‘海量’的真跡催化下已經走出了一番新局面。甚至在‘復古迫晉’這條路上走到‘古人’前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