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義> 第二一九章 子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一九章 子癇 (3 / 3)

人手,材料要是都預備好,兩三天就能蓋得。您看這樣行不行?”

想起那條長方形的夾縫,郭大娘問道:“那裡能住人嗎?”

“地坪墊高點,再放張床,有個能睡覺的地方就行。再說了,又不是讓慧娟她分出來單過?就在隔壁,平時他們家還是在一塊兒過日子。”

少接觸就少些是非,杜守義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

看了看自己的媽,郭姐問道:“慧娟她媽能出這錢?要不我給拿點?”

“不用,我都預備好了。誰讓我是她師叔呢?”

郭大娘聽了這話笑道:“那就讓慧娟慢點搬,什麼時候小房蓋得了,直接搬進去就行。現在晚上沒她在身邊,我還真睡不著。慧娟你說呢?”

蘇慧娟還能說什麼呢?她站在一邊又開始抹眼淚了.....

這年代私搭亂建的不少,但大多是些廚房,菜窖,小煤棚之類。只要不是太過分,街道房管基本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但搭個住人的小屋卻是要街道點頭的。

街道房管在這回‘學LF’中欠了杜守義老大人情,杜守義想來想去,得,早點用在蘇慧娟身上得了,老讓別人欠著也不是個事。

關於蘇慧娟的小屋杜守義也有點打算,那條夾縫一米來寬,長卻有三四米。杜守義打算做個一層半的小閣樓,底下放書桌櫃子,上面睡人。

郭姐一聽樂了,道:“你要弄好了我來取取經,過兩年給我們家小老虎也弄一個,床、櫃、寫字檯放在一塊,可太省地方了。”

杜守義聽完自己愣了一會兒。

床、櫃、寫字檯放一塊兒?這樣的組合可不就是後世大學宿舍的模樣嗎?那種改良版的‘高低’鋪,他可太熟悉了。

現在京都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四點幾平米,像這樣‘省地方’的組合床應該有需求吧?...

就這樣,李奎勇有了第一份‘拳頭產品’:組合床。

說到這兒要扯些題外話了。現在的木工也算少有的‘活泛’些的行業。家裡的桌椅板凳,嫁妝什麼的未必都是買的,很多還要請人來做。

怎麼結算價錢呢?說來很有意思,和後世裝修幾乎一樣。

價錢有兩種,一種是‘清包工’,木料什麼的都由主人自己準備,木匠上家打傢俱。六十年代京都木匠的工錢在一塊二左右一天,有時還要包兩頓飯。

二一個就是談好價錢款式,主人什麼都不用管了,到時候木匠做好了送上門。

因為工作都是靠口碑,靠別人介紹的,所以木匠得進那個圈,還得有個好人緣。

以後當李奎勇踏進張發奎那個小圈子時,他已經不是純粹來‘分一杯羹’的了。他帶著‘新產品’而來,給圈子內的每個人都多帶去了一份收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