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守義準備忙完這一段後,看看能不能給這幾個人找一下貼補,畢竟當時他們那麼賣力的樣子他可都看在眼裡了...
除了參觀的人以外,南鑼以外來看病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有些是周邊衚衕的街坊,還有些是街坊帶來的農村窮親戚, 希望得到免費醫療的。
針對這些人杜守義一概來者不拒,只要力所能及的一律不做推辭。但有一條,南鑼以外他不上門,不出診,這是留給南鑼街坊們的獨家福利。
午休時,杜守義回家給小當和槐花送兒童節大餐,碰巧就遇上了這麼個病人。
杜守義進院門前習慣性的往‘資訊板’上瞥了一眼,看到有塊紅牌子掛在那兒晃盪著。
“雨衣衚衕六號?”
中午掛上了牌子說明不是急診,要斷胳膊斷腿這類的家屬早送醫院了。
陪著孩子們玩了一會兒後,杜守義晃晃悠悠的往雨衣衚衕去了。趕巧了,在衚衕口他遇上了騎人力車的胡師傅。
“胡師傅,出車呢?”
“杜守義?怎麼這個點兒來了?吃了嗎?”
“您客氣。跟您打聽一下,六號裡有誰身體不舒服?”
“那就是我掛的牌。”胡師傅笑著把杜守義引入了院內。
這次的病人是胡師傅在農村的一個堂弟,大鍊鋼鐵時用力太猛,把腰椎間盤給弄出毛病了。這不是什麼大毛病,但很影響生活。
杜守義推拿了一番後,對他進行了針灸。
“您這病耽擱的時間有些長了,最好一個禮拜來扎一次針,要治個三四回才能好利索。”杜守義一面輕捻著針尾一面道。
胡師傅見堂弟滿頭大汗的顯然很有療效,他連忙介面道:“那就讓他來,這年紀輕輕的幹不了力氣活可怎麼辦?”
“也是,都是靠工分活命呢。”
杜守義隨口一句沒想到觸及堂弟的傷心事了。農村的工分就是糧食,是最最要緊的東西,他這腰可把一家老少給拖累慘了。
看著趴在那兒淚流滿面的大漢杜守義有些緊張了,他立即停下了手裡的針道:“哪兒不妥當了?您言語啊?”
大漢抹了把眼淚,道:“沒事,就是有些痠麻,都挺好。”
杜守義和胡師傅對視了一眼,心裡明白了幾分,兩個人在一旁不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