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說得?”
“也不是。是我自己個想得,我媽讓我過來問您。”
杜守義頗感欣慰,點點頭道:“你是一家之主,覺得對就去做吧。”
臨末了他還是忍不住加上一句:“不錯。是我徒弟。”
烏家四個大小夥子。因為會打獵,糧食肉類倒是不缺,但老少三代人擠在一塊,住得不比大勇家舒服多少。
大勇的舊房空出來了,不過這是李家產業,杜守義不便多話。他等著看大勇怎麼處置。
沒想到,大勇新房手續還沒辦完,就想到了一直接濟照顧他們的烏家。這徒弟真是越來越對脾氣了。
大勇過來還有件事。小樓底樓很寬敞,後面還帶著個晾曬的小天井,大勇想把木工活移到那兒去。
不過這一條被杜守義堅決給否了。
金貝勒小院裡有‘空氣調節儀’保護著,刨啊鋸啊的聲音傳不出去,街坊四鄰完全不知道你在裡面幹什麼。
要是換個地方就不行了。讓新鄰居知道你天天在家幹私活,那像什麼話?
給大勇換個環境就是想讓他一家安全些的,別沒事再找點事。
大勇既然來了,杜守義索性把他帶到了李根新那兒。讓他和建國老李一起好好打頓牙祭。
那三個人在一塊兒胡吃海塞,不亦樂乎的時候。杜守義來到王桂花屋子裡,在老李遺像前靜靜地坐了坐。大半年了,有時候還是會想他...
過完禮拜天。週一的時候,關於杜守義晉級的批覆檔案下發到了廠裡。他正式成為軋鋼廠的第四名七級工。
同是七八級,依照地區不同工資是有區別的。一開始的原則是越繁華地區越低,而相對落後地區比較高。政策上是有傾斜的。
不過到了八十年代初,因為各地生活水平不同,這種情況又倒了個個兒。這就按下不表了。
各工種之間也有些差別。從全國範圍來講,同是七級工,工資從六十多到一百零五,差別巨大。
杜守義是偏向電子的電工,比較佔便宜。雖然工齡短,但他的工資被調整為七十五塊,再加上小組長補貼後,是七十七。總算比小北高上一截了。
同一天,他如約去紅星小學做了場生動的報告,題目就是:《做好LF同志的接班人》。這是他和小北反覆推敲出來的...
九月十五號,禮拜二。
軋鋼廠召開全廠大會。宣佈了杜守義晉級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