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甚至已經開了賭局,賭李清閒最後能帶多少飛空船回返賢王城。
二十二艘,二十三艘,二十四艘……
一艘一艘地增加,一天一天向南飛。
當飛空閣抵達定南王軍營之後,得到訊息的天下各處,都死一般的寂靜。
那是定南王,朝廷可用大軍中,最強一支。
也是唯一一支從建國起就成建制保留且頻繁參戰的。
在開國前,定南軍隨太祖征戰南北。
在太宗時期,平定南蠻。
在世祖時期,正式南調,是朝廷唯一一支能跟東鼎國比戰功的大軍。
到了仁宗天康帝時期,雖然沒有大戰,但歷次小規模戰鬥都顯現出定南軍的不凡。
進入太寧朝後,定南王韜光養晦,多年沒傳出什麼訊息。
直至南方諸國大亂,定南王府這個龐然大物才再一次顯露在天下人視線的盡頭,如蒼茫群山。
李清閒的拜帖,定南王敢接。
太寧帝怎麼看?
雖說名義上兩人一南一北,分別是朝廷最強兩軍之主。
但,定南王的態度,很耐人尋味。
就在天下人紛紛討論定南王和李清閒關係的時候,後面的訊息,掀翻了齊國。
全國各地的人,吵作一團。
定南王沒有派遣飛空船,但是李清閒的三十二艘從齊國境內起飛的飛空船,進入東鼎國境內,拜訪東鼎國國主。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些人破口大罵李清閒賣國。
有些人認為東鼎國本就有抗妖職責,實屬正常。
也有人等著看朝廷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