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城沒有到最難的時候,一切都來得及。
她看不懂那張塗改了許多遍才整理出來的藥方,卻只能篤定道,“有用。”
“辛苦各位。”顧南向忙碌了一整晚的大夫們躬身行禮,鄭重道:“豐城淪陷,京都城危在旦夕,愚懇請諸位大義相助,共抗鼠疫。”
老大夫們看著這個年輕陌生,卻分外老成持重的姑娘,慢慢露出了動容的神色。
他們都是城裡有名的大夫,人脈廣,早就知道衙門裡人跑光了,只剩幾個愣頭青衙差,但時至今日,城裡的秩序依舊稱得上井井有條。
鼠疫牽扯重大,有絲毫風吹草動都能惹得人心惶惶,但她硬是把訊息壓死了。
他們不知道顧南一個弱女子是怎麼做到的,但她建收容所、施粥、清雪,將攜帶鼠疫的豐城難民攔在城外,阻止了京都淪陷的慘象,他們都看在眼裡。
她在為京都的百姓奔走。
不求名,不求利,只求能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天災當前,有如此仁義之士為了百姓操心勞力,是何等幸事。
有顧南大步在前,他們大膽試一試又有何妨?
覆巢之下無完卵,現在不合力抗疫,等全城淪陷再抗嗎?
“姑娘放心,我們必定竭盡所能。”
一個人站起來表態,第二個第三個接連向顧南表示支援。
緊繃的神經終於稍稍得以喘息,顧南長長舒出一口氣,“有勞各位叫藥童熬藥,藥水和湯藥要隨取隨用。”
從豐城逃出來的難民肯定不止一批,後續或許還有人從其他城池趕過來。做口罩,浸藥棉,需求量很大。
顧南離開醫館,扛著山一樣的布匹和棉花找繡娘做口罩。
隨用隨扔的口罩要求很低,不要求針腳也不要求花紋,只要剪裁得當,貼合面部就行。
顧南等了第一批口罩,交給姜婉瑩讓她帶著工匠去城外修建哨塔。
“每一個人都必須戴口罩。要是見到了難民,或者沒看住有接觸,必須立刻更換隔離。用過即焚,回城之前檢查,一定不能帶進來。”顧南仔細叮囑。
姜婉瑩連連點頭,“放心,哪有我看不住的人。”
說完,她點了兩個跟在屁股後邊待命的衙差,領著工匠們走了。
顧南看著她們遠去的身影,從心底感到慶幸。
多虧有姜婉瑩幫她,不然她分身乏術,總有照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又要讓多少人暴露在感染風險中。
她站在寒風中捋了捋思緒,提著藥去隔離區。